2)第791章 视如子民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还在南下。”

  深吸一口气,太上皇弘治没有再理会朱厚照。

  打起精神,接过萧敬手里的疏奏,一面看,一面在心里想着朱厚照说发放赈银,还是拨放军饷?

  鞑靼的马匹被冻死,无物与边镇百姓交换,为了生存,就要劫掠。

  就像人为活着要吃饭一般。

  此刻,太上皇弘治竟有点理解,为何春秋时,达延汗总要冒险率兵马南下劫掠。

  ……

  北方,茫茫的草原上。

  一支兵马沿着河堤驰骋,他们身穿轻甲,奔袭速度极快。

  翁郭楚骑着在马背上,眺望一望无际的草原。

  眯着眼睛,转头看向旁边的红面青年:“台吉,草原上最珍贵的,是什么?”

  青年的轻甲雍容华贵,腰间有黄金宝剑,面颊被冷风冻得通红,不假思索道:“是马匹和牛羊。”

  在草原上,不管是女人还是权力,都能用马匹和牛羊交易。

  小领主带着马匹和牛羊归顺大领主,就能获得官位。

  但想要买马匹,别人未必会卖。

  所以,马比白银还值钱。

  翁郭楚一脚将青年踹下马,气急败坏地道:“蠢货,不是马匹!”

  身后一行领主愣了一下,明白可汗的用意,心中很快释然了,可汗正教台吉成为瓦剌的下一任可汗。

  其中一个领主缓声道:“台吉,是人。

  草原上的法律,不如大明严明,有了人,什么都能抢。”

  草原常常会发生大领主吞并小领主,或是大领主之间吞并掠夺。

  今日树立的法律,没准明天立法的人就没了。

  故而,草原上的律法不像大明那样严格且成制度。

  翁郭楚的面色好看了一些,笑吟吟点头:“正是人,汉人侵剿了达延汗的兵马,却无法真正收复草原。”

  大明对北方的鞑人不重视。

  他这次来,要将鞑靼大小领主的子民,收归到瓦剌。

  至于这片草原,不要也罢。

  ……

  大清早,严成锦就匆匆的起来,在院中跑了几圈,坐着轿子朝紫禁城去。

  太上皇弘治眉头皱了皱,轻描淡写地道:“鞑靼之事,商议有些时日了。”

  百官躬着身子,不敢怠慢。

  久置之后,或许又会发展成敌人。

  到时国库吃紧,还是将俸禄折色成军饷。

  各部请乞银子也会愈发困难。

  牵一发动全身。

  刘健看了向李东阳,随后微微抬眸:“内阁商定,向鞑靼拨银。

  由济农部,永谢布部,阿苏特部,土默特部等部落的领主统领。”

  将统一的鞑靼,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类似削藩。

  部落间谁也不服谁,草原内部消耗多余的精力。

  一旦哪个部向大明出兵,就会顾忌会不会被其他部吞并,形成制衡。

  太上皇弘治眸中微亮,似乎长吁一口气。

  严成锦想了想,这还不是最好的计策。

  草原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迟早又会出现统一各部的领主。

  就算让大明公主与其可汗通婚,也无济于事。

  鞑人以游牧为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或许才能将其汉化。

  像后世,在草原上建城市,与汉人通婚,鞑靼人像汉人一样做买卖,或从事类似的经济活动。

  不过,大明疆域内,尚且有许多贫苦的地方力,不能力及。

  此刻,暂时无余力管鞑靼。

  王琼也不再愣着了,脸上却笑道:“要拨多少银子,臣回去算算?或许,还要开大内帑和小内帑。”

  太上皇弘治和朱厚照面色一紧,心照不宣对视一眼。

  大内帑是太上皇的,小内帑是新皇的。

  百官心中激动,太上皇父子都有一个优点,会存钱!

  太上皇弘治干咳一声:“从新皇的内帑出。”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