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章 一品玉轴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厚照干脆操着一口太监的嗓音,自己念,听得严成锦头皮发麻。

  王守仁一脸懵然,但还是跪了下来。

  朱厚照亲自把旨意念完。

  王守仁一听就觉得味道不对,呆呆地看着他。

  朱厚照乐道:“你一定会困惑,你揍了本宫,本宫不但没怪罪你,还要给你封赐?”

  这算是封赐吗?

  不过,王守仁还是木然地点点头,疑惑朱厚照想让他干点啥。

  朱厚照笑嘻嘻:“其实本宫是讲道理的人,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上能跑马,当年太祖当乞丐时,天下人都欺负他,当了皇帝之后,他却善待天下人,本宫是太祖的子孙,所以也不会跟你计较,放心接旨便是。”

  知道打不过王守仁,朱厚照只能讲道理。

  在朱厚照的硬塞下,这道旨意还是落到了王守仁怀里,让他手足无措。

  这道旨意上,写得是“奉天承运太子,诏曰”,没写“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朱厚照胆子再大,也不敢假传弘治皇帝的圣旨。

  若是追究起来,也是治一个偷圣旨之罪,不算矫旨。

  “本宫要回宫了。”

  朱厚照走后,王守仁忐忑起来,看向严成锦道:“虽非矫旨,却也是大罪,我这就进宫禀报陛下。”

  “伯安,把圣旨收了吧。”严成锦道:“家丑不可外扬,你去面圣,非引起朝野震动不可,太子是储君,陛下定然不希望如此,况且,太子有厂卫在暗中护驾,陛下早晚会知道,我等且听陛下发落也不迟。”

  弘治皇帝也是要脸的人,当初李梦阳状告张家兄弟,反被诬告下狱,弘治皇帝过意不去,用银子私了。

  长宁伯和宁寿侯打架,又在偏殿摆宴席私了。

  弘治皇帝要顾及皇室的颜面。

  其实也不怪他,明朝的奇葩实在是太多了,自己儿子就是一朵。

  严成锦不担心王守仁,王守仁天生自带光环,很多人都想整死他,但从正德朝整到嘉靖朝,一个也没整死他。

  暖阁,

  等到弘治皇帝议完朝事,李东阳等人退去,牟斌才支支吾吾:“陛下,近日,文书房的圣旨频频失窃,丢了两道圣旨。”

  “凶手抓到了吗?”弘治皇帝蹙眉。

  竟有人偷圣旨,真是闻所未闻啊,要说拿去卖,可谁敢卖圣旨,谁敢…咦…他忽然一种不好的预感。

  牟斌道:“是太子……”

  弘治皇帝瞠目结舌,许久说不出话来,红着一张脸,道:“摆驾,去东宫!”

  很快,弘治皇帝就到了东宫,见他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朱厚照却先乖乖地跪了下来:“儿臣见过父皇陛下。”

  “圣旨呢?”

  “儿臣烧了。”

  弘治皇帝勃然大怒:“为何烧了!”

  “好玩。”

  朱厚照偷偷抬头看了弘治皇帝一眼,弘治皇帝怒不可遏掏出打龙鞭,他就知道,来东宫,一定用得上。

  两日过去,严成锦和王守仁感到很奇怪,此事就好像翻篇了一般,竟风平浪静,也无人来查。

  便安心在工部观政。

  这几日在工部观政,严成锦也对工部有所熟悉。

  大致流程是,朝廷来项目了,计算靡费,找户部要银子,银子到手,召集各地的班匠开干,工程结束,请督工太监验收,再与户部清对账目。

  但在严成锦看来,其中有许多漏洞。

  项目来了,你不得评估一下风险和价值?

  向户部要银子,你不得多要一些银子作应急资金,万一资金链断裂,烂尾了怎么办?

  工程结束验收,无签字验收凭据,那些督工太监事后要挟,还要落人把柄。

  难怪工部一直为一点靡费被言官弹劾呀。

  太不慎重了。

  工部主事徐恕勤勤恳恳干了十几年,也算是工部会画会写能算的优秀工程师,完全把两人当成自己的徒弟,倾囊相授。

  工部的小书吏来通报,尚书召集衙内主事官员开会,徐恕让他们二人也来旁听。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