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128 章 井昆_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下人做好账目,从其他库中再调波一些即可。

  “把这些兵器都运回到万陵县再说,到军营后,还有大把的机会得到更多的兵器。”

  这时的李昌宪正安排人把武器等运回万陵县去,并没有让所有人都配备上兵器和盔甲。

  毕竟这才刚开头是不是,各部落首领也都认可李昌宪所说的话,刚来到岭南府,还没有出发,就得到了这么丰厚的巨财,怎能不让万陵县各部落人人欢喜雀跃,更加对李昌宪说的话言从计听。

  李昌宪也很满意,上次到鸡鸣山剿匪许诺的每人一把武器,现在终于有个着落。

  岭南府这里各县衙兵丁在休整三天后,正式出兵,往湘地和岭南府交界处的军营急赶。

  据说兵部中郎将赵元武已经带人来到了大营,并要求岭南府兵丁在十日内到达军营,不得延误。

  各个县衙官兵都很着急行军,唯恐晚到了被中郎将赵元武军法处罚。

  但是李昌宪带领的万陵县诸多兵丁却不慌不忙,在各县衙后面远远吊着,而且万陵县兵丁后面还跟来一大群商队,更是令其他县衙兵丁感到莫名其妙。

  不过这支商队的到来,给各县衙官兵带来了好处,每当他们停下休整的时候,这支商队就会前来和各县衙交易东西,直接方便了各县衙队伍。

  如果有人稍微对这支商队有点不友好时,就能见到李昌宪带人围了上来。

  谁还敢对商队有半点不忿,不说李昌宪等人在外面威胁,就是那商队将近三千人也不是众多县衙所能对付的。

  时间长了,众县衙也知道了这支商队就是万陵县的商队,也明白了李昌宪为什么对这支商队另眼看待。

  大家都不禁对李昌宪这样的做法感到很是佩服,万陵县经济不好,他们居然能想到这样的经商方式,令众多县衙都感到十分后悔,为什么他们没有想到这一点。

  除了到军营讨不到好之外,他们这次出兵注定是赔钱的事情,哪像万陵县这样,出兵还能赚上一笔。

  最终,岭南府官兵按期到达了军营,却被安排到军营外侧等候大将军的安排。

  这时,李昌宪却没有闲着,让万陵县兵丁和商队在外驻扎后,就带着董书成和李柱两人跟着进了军营。

  其他岭南府各县衙却被拒绝入内,毕竟各县衙来的都是县衙二把手县尉,还不具有进出军营的资格,而李昌宪带着从李昌元那里得来的令牌和岭南府官员堂而皇之进军营了。

  如果没有董书成这个熟悉军营的师爷跟着,李昌宪和李柱两人即使进来了也是瞪眼瞎。

  这次他们并没有随岭南府官员进去交接任务,而是去了辎重营,打算和主管辎重营的官员进行交涉,看看是否能给到一些军备来支援一下万陵县的兵丁。

  好在辎重营校尉并没有去将军大营听令,还在安排下属统计各地送来的粮食和器械。

  见到李昌宪三人进入辎重营后,心有不悦,正想喊人把李昌宪等赶出去。

  军营重地,岂能让外人随便进入!

  可是李昌宪听到这名校尉的话语后,很是大喜,这名校尉一定是京城人,京城人独有的腔调是外地人学不会的。

  李昌宪赶忙上去打招呼,并让李柱递上了自己的名帖。

  辎重营校尉见李昌宪等人是来自京城时,因为是同乡关系,挥手让部下退去,接过李柱的名帖。

  “原来是李府大公子李昌宪,失敬失敬,我是京城井府的井昆。”

  井府,李昌宪还是很熟悉的,两家都是京城世家,相互之间还有些来往。

  “原来是井校尉,幸会!”

  李昌宪也举手相迎,只要是熟悉的世家就好,那就能好办事。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