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2章 张泽调走了_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泽的动作很快,很快就送来了二十套床弩,让李昌宪很是大喜,除了两套留在研究中心外,其他的十八套床弩让人赶快送到月牙湾去,相信安装上床弩的海船在抗击海盗的袭击上有所帮助。

  再见到张泽时,他也没有再说招揽李昌宪的事,这也令李昌宪有点疑惑,人都说趁热打铁,怎么张泽现在一点也不着急了哪?

  但是张泽还是给李昌宪引荐了一些造船厂的主管,让李昌宪派人去联系就是了。

  从那以后,张泽就再次离开了万陵县,不知道去了哪里,就连丽香院的老鸨都不知道,更别说还在李府的胡云娘了。

  李昌宪也是很纳闷,上次和张泽谈的事情就这样寿终就寝了吗?

  说好的太子殿子要招揽自己,还有青衣卫要派大量的人到南洋诸国调查吴大麻子的事情。

  但这一切都随着张泽的离去化为泡影。

  李昌宪郁闷了几天后,再次忙活起来,时不时地出现在县衙,询问分田地的事情,海贸的准备事宜,以及道路的修建情况。

  随着这一段时间县衙里事情很多,但是在张克文和何岳的监督下,一切都进展的不错。

  就拿海贸这个事情来说,万陵县本地商人激发出来有生以来最大的的经商才能,源源不断地从外地调来了大量的货物,然后快速地输送到万陵县南部沿海。

  其中动静最大的就是徐胖子和那两名麻布商人,在运来大批的纺织品的同时,还带来了十几位川省的大商人。

  “一定要好好招待这些川省来的大商人,不要让人排斥他们,要将他们当作本土商人一般对待,如果能让他们在万陵县投资,只要不违反万陵县的规定,尽量地满足他们。”

  李昌宪叮嘱何岳专门去接待他们,而且还专门提到了一句,“如有必要时我也可以亲自出马!”

  何岳不理解李昌宪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些外来的商人,在他的眼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大晋朝是一个重农轻商的国家,经商被人们视为“贱业”,而在士农工商四大行业中,商被排在了最后。

  但是何岳也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好地执行了李昌宪的安排,陪着这些川省来的大商人在万陵县浏览了两天。

  几乎所有的川省商人都喜欢上了万陵县的商业气氛,宽敞的马路,勤劳的万陵县人,还有这里良好的治安环境。

  而且万陵县的气候条件也很适合种桑养蚕,再加上何岳等人的诚恳态度,让他们在万陵县这里得到了在其他地方想得而得不到的尊重。

  不用何岳等人要求他们在万陵县投资,这些川省的大商人都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在万陵县经商和定居。

  快到了海船就要出发到南洋的时候,宋翰父子两人跟随阿德巴再次来到了李府,李昌宪非常高兴地接见了宋翰父子,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