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60章 端倪与分歧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若是所有人真的都恪守伦序,那么何来的仁宗皇帝如履薄冰数十年,又何来的所谓‘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的谣言。

  皇权达到顶峰之时,很多事情,不一定就改变不了。

  三皇子虽然非嫡非长,但是如朱仪所说,因为当初选秀的风波,让贤妃意外中选,凭母家身份来说,确实可比皇后,毕竟,当初天子大婚时,还是潜邸藩王而已。

  如此一来,抬举贤妃,或是重用贤妃母家,其实就是变相的给了三皇子机会。

  虽然说这些现在都实在言之过早,而且,有宗法礼制束缚,困难重重,但是,从天子的角度,自然是要提前规避掉一切有可能的风险,那么这种风险很小,也是一样的。

  当然,三皇子到底有没有机会,对于张輗来说,并不是现在关心的重点。

  他需要关心的是,天子的这种‘准备’,透露出的信号是什么。

  如同朱仪所说,如果说在不牵涉大位承继的状况下,那么,贤妃的位份高些低些,外戚强些弱些,其实都无碍大局。

  毕竟,东宫位在太上皇一脉当中,和三皇子毫无关系,而现在,天子还是提前提防皇子相争,甚至是在皇后娘娘的腹中到底是皇子还是公主都不知道得时候,就开始有意无意的‘铺路’,这实际上就意味着,天子很有可能,早有更动储位之意。

  当然,这一点,他们之前就早有猜测,但是,毕竟一直都没有证据,至少,就过往时候天子所有的表现来看,对于东宫储本,都是大力支持,十分看重的。

  可是如今从三皇子降生这件事情上,见微知著,已经可见一丝端倪。

  沉默片刻,张輗抬头看着朱仪,问道。

  “你想怎么做?”

  “勋卫!”

  朱仪缓缓吐出两个字,随后道。

  “虽然说贤妃之事,只是稍有端倪,但是却也不可不防,为今之计,还是要尽快加强东宫之力。”

  “去岁春猎时,为太子殿下备设幼军便已奏准,如今年节已过,杨杰也早已归京,东宫幼军备设,已经没有再拖延下去的理由。”

  “幼军既设,自然要遴选勋卫,这件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则万一皇后娘娘真的诞下嫡子,此事是否会有反复,就说不准了。”

  张輗的脸色有些犹豫。

  他当然知道这中间的道理,事实上,这也是太上皇归朝之后,一直希望太子殿下能够早日出阁的原因所在。

  太子出阁,然后才能备官设府,遴选勋贵,备置幼军,同时,和朝中的大臣有更多的接触。

  如此一来,东宫才能渐渐攒出属于自己的班底,待得太子年岁渐长,便可逐渐参与政事,在朝中养望。

  到那个时候,南宫有太上皇坐镇,礼法无缺,朝中有诸臣帮扶,只要太子殿下行事小心谨慎些,自然地位便可稳固无虞。

  如今太子出阁已经有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