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80章 大会开完开小会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的官职,肯定是要增补上去的。

  但是,这么多的空缺,就算是吏部,一时之间,也难以找到足够的合适人选。

  要知道,朝廷如今不仅缺钱,而且,也缺人才!

  太上皇亲征,葬送了数百名文臣的性命,此后抗击瓦剌,也有很多官员为国捐躯,再加上天子登基以后,打压清流科道,整肃官场,又是一大批官员被黜落。

  这段时间以来,朝廷的人员变动,怕是比过往十几年都要频繁的多,虽然说,有科举在,官员们都是一茬茬的上,可毕竟官员成长是需要时间磨砺的。

  这三年一次的科举,往多了算,一科也就两百人出头,这点数量,远远不够填补朝廷如今的空缺的。

  像是前几年大战刚结束,朝廷最缺人的时候,甚至都已经开始大量的从监生和举人里头授官了。

  如今,又出了福建的窝案,这一大笔职位空出来,吏部自然是头疼的很。

  不过,对于吏部来说,京察是个不错的机会,既然是京察,那么,自然会有人被黜落,刚好可以填补福建的空缺,只不过……

  听了王文的话,朱祁钰罕见的皱了皱眉,却没有立刻回应,思忖片刻,他却忽然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沈翼,问道。

  “沈尚书,朕记得,景泰元年殿试里头的那个余子俊,现在是在你手底下做事吧?”

  呃……

  本来在一旁看热闹的沈翼,没想到怎么话题突然就转到了他的身上,不过,他倒也不敢怠慢,上前道。

  “回陛下,余大人如今的确在户部,任浙江清吏司主事!”

  闻听此言,朱祁钰想了想,问道。

  “六品?”

  沈翼越发摸不着头脑了,只能老老实实答道。

  “是,正六品!”

  景泰元年的这一科学子,可谓是真真正正的吃到了红利,按照原来的制度,他们本该进翰林院当庶吉士,三年之后散馆授官,其中优秀的,也最多就是授正七品编修,想要熬出头,至少还得要三五年。

  可是,余子俊这一科,出了殿试舞弊这样的事,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是坏事,但是,对于后来登科的这几人来说,却无疑是大好事,因为这桩事情,他们这几个人,都是天子钦点的,妥妥的天子门生就罢了,更重要的是,能被天子给记下来,这可是多少刚刚入仕的人,梦寐以求的事。

  除此之外,这一科以后,一甲可以在六部观政,而且跟着的,基本都是尚书侍郎级别的大臣,像是余子俊自己,观政一年之后,便直接授了正六品的户部主事,更不要提,他跟在沈翼身边,积累下来的人脉和经验,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这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开局。

  对于余子俊,沈翼虽然不能算是当接班人培养的,但是,到如今,怎么也算是自己的亲近门生了,本来,这次京察,沈翼还盘算着,该把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