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七三章 征途上_天书遗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草作为表示,虽说这些粮草对于十万大军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但终究只是个表态,李渊也就笑纳了。

  这一路上马铮倒是开了眼界了,各色各样的人都见识到了,以前他还不知道这边的多民族杂居已经到了一个如此夸张的程度,黄种人、白种人,还有皮肤黝黑的昆仑奴,好吧,简直就是个全世界人种的大集合。

  原本在马铮看来,西南这边应该是荒芜而且荒凉的,殊不料因为大汉帝国的强势和强大,一方面压缩了这些势力的生存空间让他们不得不抱团取暖,另外一方面也造成了这些势力习惯于贴近大汉帝国而生存,通过贸易获取自身生存的资源。

  这就是大国效应,前世马铮也曾经见识过,一个历史不足两百年的国家,在时时刻刻都在吸引着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争先恐后地去效力。不同时代的就有不同的重要资源,而人才对于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重要的。

  哪个国家能够得到诸多人才效力,国力自然就能蒸蒸日上。

  “李将军当真是我朝名将,这一路马铮算是见识了,当年在边军里的生活简直就shiite小打小闹啊。”

  马铮这是心里话。管理一个哨跟管理十万大军根本就是两回事,让他率领几十百把号人冲锋陷阵没问题,可如果要他带领超过五千人,恐怕他就已经昏头了,而像这样一个命令动辄就有数千人上万人行动,想想马铮都觉得头大。

  人家李渊就指挥若定,每个命令有若流水般不疾不徐而出,十万大军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明明没有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却能配合协同,没有丝毫障碍,光是看着都觉得赏心悦目。

  对于马铮的赞赏,李渊脸上略微有些自得,不过转眼他就很谦虚的说,若是要比较作战指挥能力,他在朝堂“年轻”这一代将领当中,恐怕也只能排进前十却进不了前五,如今的大汉帝国真真是文臣如云武将如雨,只愁没仗打,不愁没人上。

  “泱泱大国,果然是泱泱大国啊!”

  大国的意义不在于说能够打赢多少场战争,大国的意义就在于这一路上马铮所见的,兵戈所至望风景从,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真正的威武。当然,那些大大小小的势力都很清楚,大汉帝国不轻启战端那是人家嫌麻烦,谁要是觉得自己活够了非要去挑衅,就凭几千几万的兵,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更为关键的还是大汉帝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直接控制了周边绝大多数势力的军械制造,换而言之你手中的兵刃都是人家打造的,你敢用来跟人家打,就不怕一交锋就给人家手中更先进的兵刃给砍折了?

  再说了,一场战争打下来,将士们的兵器盔甲都是需要更换的,你好意思找大汉帝国采购?就算你不要脸皮了,大汉帝国还会卖给你?就算大汉帝国肯卖吧,还会给你好的,还会给你优惠?

  别逗了,大汉帝国那些文臣武将又不是傻,花几倍价钱弄一批次等货回来,然后全家老小连吃饭都要勒紧裤带子,这生活还要不要过下去了?

  但凡是有点脑子的统治者,在考虑到这些问题之后都会彻底熄灭跟大汉帝国作对的心思,老老实实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不是很好么,称霸天下这种事情真不是随便那个人都可以干的。

  李渊一行大军在路上走了差不多十天功夫,马铮就发现眼前景色为之一变,城塞开始密集,但人烟反而稀少起来,不少地方还能看到战火硝烟的痕迹。

  “这里已经是大月氏界了,唔,应该说曾经是大月氏界,如今嘛已经是我大汉帝国的国土了!”李渊脸上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得意,或许作为一个纯粹的军队将领,最为享受的就是此刻,当自己率领的铁蹄践踏着别人家的土地,然后将一块块界碑拔除,换成自己国家的界碑,刻上隽永的文字,从此永垂青史而不朽,比起什么家族崛起来说,更是要重要无数倍。

  “已经到了大月氏了么,我还以为会看到一座座井观呢。”马铮左右看看,果真是看到不少汉人士兵小队在四处穿梭,不知道是在维持秩序,还是在抓捕残留的抵抗份子。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