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三章 致富路_娘子她娇心似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始被广泛种植。

  尤其是西南等地区,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白蜡树种植,和白蜡虫养殖人家。

  苏青媖记得,《癸辛杂识》上有记载,在当时社会,放养白腊虫的利益和养蚕差不多。

  而养一亩蚕的收益远超种一亩地所得的收益。

  所以,这白蜡便是苏青毁下一步的致富目标。

  而放养白蜡虫是关键中的关键。

  苏青媖跟佟氏母女说了一番要注意的事项。

  这母女二人也不认字,便抓了寨子里顾宏德的孙子顾思明来帮着记录,又从新更寨找了几个妇人,几个人就摸索着干了起来。

  苏青媖跟进了几天,见她们忙得有模有样的,便撇过这事,专心忙春耕。

  致富什么的,也得要先填饱肚子。

  忙春耕之前集镇建成了,苏青媖便带着思源过去那边验收。

  集镇那边主体工程已完工,剩一些收尾精细化的工作。

  大部分的工人都各回各寨准备忙春耕了,剩一些不多的人忙着收尾。

  苏青媖站在半山腰上俯看山坳里的集镇。

  只觉得一股豪情由然而生。

  她想吼一句,这是朕的江山!

  胸腔里涌上一股难言的激动和豪情万丈。

  看着这原本杂木杂草丛生的山坳,慢慢变成了她要想的一方集镇的模样,她直想仰天大吼一声。

  咳,低调。

  忍着激动往集镇里走去。

  山坳里的集镇虽然规模不能跟枫亭镇相比,那是因为大山里平地缓坡有限,铺陈不开。

  但它服务的人数并不比枫亭镇少。

  二十八个寨子,也是小几千的人数。而且将来只会多不会少。

  她相信,将来一定会有二期三期工程的。

  现在各地的流民都往山里跑,只要她把防卫工事做到位,再把粮食问题解决了,这丛山峻岭,就是乱世中的桃花源。

  苏青媖转了一圈,很是满意。

  见一些木匠正带着徒弟做着各铺子的货架,还上前勉励了大家几句。

  想必再过不久,等忙过半月的春耕,把裴大人接来看过之后,集镇就能正式对外营业了。

  看过集镇,苏青媖便到各寨视查春耕的事。

  各寨子的春耕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别的他们见识少,但种地哪个不会。

  要开梯田,那是之前没怎么弄过,不知如何下手。

  而且山里山货多,有野菜,有菌子,有肉。

  山地种粮产量低,大家也不知如何提高产量,便只见缝插针地种,房前屋后缓坡平地上开垦个一两亩,全家不饿就行。

  哪有什么规模不规模的。

  但苏青媖要的是千顷万顷梯田,要稻浪滚滚,粮食堆满仓。

  饿肚子什么的,太让人难受了。

  因为没粮吃,要背井离乡逃难什么的,简直是人间练狱。

  有条件就要下大力种粮,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大力垦荒种粮。

  忠寨主和苏青媖站在柏家寨的梯田上,看着梯田里,人头攒动的模样,激动地老泪纵横。

  “要是以前咱们寨子有现在这副光景,我那儿子就不用出寨子讨生活了。”

  “您有儿子啊?”

  忠寨主眼泪都不流了,给了她一个大大的白眼。

  “我没儿子,秀儿是怎么出来的?”

  嗯……

  好吧,她说错话了。

  谁让她认识他和秀儿的时候,这家里就只这爷孙两个呢。

  “没有音信了?”

  忠寨主摇了摇头:“不知是生是死。”

  苏青媖看了他一眼,安慰老头:“没准在另一个地方高官厚䘵,妻妾成群,儿女绕膝呢。”

  “他要有那本事也好。就怕他早早去见他那没福气的娘了。”

  好吧,说来说去都是伤心事。

  还是聊点粮食的事吧。

  “这要是秋上丰收了,怕是没地方存粮吧?”

  忠寨主又给了她一个白眼:“都丰收了,还怕没地方存粮?那么多山洞,冬暖夏凉,哪个不能存?”

  嗯,好像也是。还不用她操心建库房的事。

  只是靠不靠谱呢?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