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五章 行路难_篡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侠客行》的风格。

  难道那些还真是顾怀所作?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拔剑?一些官员皱起眉头,明明是饮宴场景,顾怀心中...怎的有杀意?

  是对谁?

  一旁卢何抚着胡须的手顿住了,脸上的微笑也有些停滞。

  顾怀这家伙,这么记仇?而且真的敢把杀意毫无忌惮的写出来?

  心茫然...看来顾怀是真的认下了?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接下来的画风又是一转,充满了嗟叹。

  不少官员纷纷联想到了这些天顾怀的遭遇,有些官员还露出了幸灾乐祸的表情。

  看来顾怀也不像表现的那么轻松嘛,心里苦闷也不少。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连续的感叹,深沉的疑问,官员们看向顾怀年轻又带着酒后红晕的脸庞,心中浮想联翩。

  找不到路走了?终于是自食苦果了?

  行事如此狠辣,丝毫不留情面的你也会茫然,也会困惑,也会绝望?

  顾怀抬头,醉眼惺忪的扫视着围过来的官员,视线在他们的脸上慢慢划过,最后定格在了卢何的脸上。

  老王八蛋,难怪这么爽快,原来是在这里等着自己这个仇,孤记下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写完全诗,将笔一抛,顾怀是真的挺不住了,干脆就往后一倒,靠住了某些柔软的地方,直接睡去。

  而刚刚还充斥着讨论的宴厅里,此刻已是鸦雀无声。

  此诗暗喻不多,更多的是直白的表达了顾怀的心路转折,大家都看得明白。

  前四句写宴会,从描写盛宴到直言举目四顾的心中茫然,和官员们猜想的顾怀的心境...一模一样,即使遣词造句登峰造极,但也有些匠气,平铺直叙。

  紧承着“心茫然”,接下来的两句依然是正面描写“行路难”,好像在预示着顾怀的命运--一朝俯视朝堂,一朝干干净净。

  虽有拔剑,结果依然。

  不少官员甚至因为这诗句想起了自己,想到了仕途和人生,只感觉苦闷在心,堵住胸口,也有了些茫然之意。

  而接下来的两句,画风突变,顾怀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好像稍稍冲淡了前篇的抑郁和晦暗。

  然后接下来就是极具张力的接连感叹和疑问。

  姜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思路回到眼前,又一次感受到了艰难。

  前路崎岖,歧途甚多,未来的路到底在哪里?

  然后就是让全文升华的最后一句。

  这是多么充满信心和展望的强音?

  全诗一抑再抑,偶有回旋,但终究摆脱不了那满胸的茫然,若是没有最后一句,顶多算是极工于文字之诗,或许遣词造句极佳,但让所读之人没有太直观的冲击。

  直到最后一句,境界顿开,让这首诗...成为了传世之作。

  玩弄文字,玩弄情感,全诗读来,感情层层叠叠起伏变化,好似无尽的黑暗和潮水,让人找不到出路,内心憋屈苦闷又愤愤不平,但终究是被最后一句冲散。

  像那破云的阳光,也像那坚韧的脊梁。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