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回 面对现实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可耕种土地面积,在没有引进高产的作物前,维持社会稳定的人口基数应该在7000万到亿之间,超过这个基数,社会就会发生动荡,各种矛盾越来越激烈,直到无法调和的时候,战争将不可避免。

  随着人口的爆炸增长,现有的耕地面积难于承受,加上地方豪强的强取豪夺,皇室成员的野蛮掠夺,农民为了生存,只好无限制的开垦新的耕地,致使山林大片大片的消失,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后果就是环境遭到破坏,天灾越来越频繁,农业产出一年不如一年,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不可避免,而朝廷腐败,官员倾轧则是引发内外交困的导火索,从当时的条件看,这似乎是一道无解的题,但从后世的角度看,这就是一道小学生的送分题,没有任何的难度,关键是怎么样使得朝野上下改变固有的理念。

  按照历史,郑和七下西洋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可惜朝廷上下对未来缺乏深刻的认识,将寻找建文帝为下西洋的目的,再加上每次出征耗费巨大,又没有收益,最后导致朝廷实行海禁,仅仅是海禁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但因为海禁,使得朝野上下的思想趋于保守才是最为致命的,从此眼界只盯着自己的一分三某地,最后导致明帝国的灭亡。

  如果每次下西洋都有收获,或者每次都在不同的地方建立基地,为下一次的出征提供中途补给,那么就可以大大减轻财政上的负担,这样一来,也许就不会再有海禁这一政策,完可以维持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就算到了崇祯时期,只要内部不乱,再加上有这样一支海上力量,那还有大清什么事,分分钟教大清怎样做人,想吊起来打就吊起来打,想按到地上摩擦就按到地上摩擦,只要高兴,只要满足就行。

  分析到这里,郑和叹息了一声,古人还是对科学,对自然规律缺乏足够的重视,更不要说深刻的认识,总是想当然,想当然啊。

  回想一下泡澡时做的梦,不知道是真是假,假如梦境是真的,那么郑和把自己穿越回明初,是不是想通过自己,弥补曾经的短视造成的恶果,又或者希望通过自己改变明帝国悲惨的结局?!

  想到这里,郑和苦笑了一下,似真似幻又有谁知道,起码穿越这种坑爹的事,就真真切切发生在自己身上,摇了摇头,心里想,管他呢,既然来到了明初,既然自己变成了郑和,就一定不能辜负前世受到的教育,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一定要为华夏民族谋划未来......

  ()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