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3章 453:中国最不缺批评家_其实我只是想演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需要用次一代的技术,恰好国内也有生产能力。

  方既明是这么说的:“电脑芯片,全球很多公司都在做,而且我们没有任何技术积累,团队也没有经验。如果贸然去做电脑芯片,失败几率太大了。关键是,电脑芯片研发出来后,肯定会落后国外的。这样一来,制造这样的芯片,又有什么用呢?

  我的想法是,从其他芯片入手,积累经验和资金。等到技术成熟了之后,再进军手机芯片。”

  葛项愣了:“手机芯片?”

  “是的,一开始是射频芯片,再到处理芯片。”方既明叹了口气,说道:“其实我最想从架构就开始研究,毕竟电脑那边的架构,只能用他们现成的,不然的话软件都不兼容。但手机就不一样了,只要我们走在别人前面,弯道超车之后,别人就只能用我们的架构了。”

  方既明很清楚,上辈子因为架构问题,差别没把国内的芯片企业逼死一大片——幸好中国市场是世界最大的市场,鹰酱那边想封锁住,就等于拿不回研发芯片的资金。所以,鹰酱只能放任中国企业买它的次一代架构自研芯片。

  当然了,也仅仅如此了。

  所以,只能买公版架构来魔改。

  然而即便如此,还是被国内键盘侠喷说是贴牌芯片。

  方既明只想说,但凡你们能把喷的精力放在做正事上,中国的发展会快不止一点。

  中国最不缺的是就是批评家!

  缺的是做实事的人,太缺了。人人都会夸夸其谈,可有几个沉得下心来做事?

  自研架构的难处在于RISC指令集开发,但更难的是,没有人才,没有资金。所以说,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方既明有这个想法,葛项也有,但葛项不知道方既明的难处,他向来不考虑市场的。

  可方既明不能不考虑市场啊,都没钱了咋个研发呢?

  最后,葛项被说服了。

  于是,神州芯片开始上马了。

  自研架构也在预研了,可没资金,很难进行下一步。

  芯片分成设计、圆晶厂制造、封装等等步骤。

  其中,芯片设计比较简单,这也是上辈子华为被吐槽的原因——因为设计芯片确实比制造简单很多,负担很轻,自己只管设计就行了,不用耗费巨资去兴建晶圆厂、开发新工艺,但坏处同样很突出:你设计出来了,能否造出来、即便造出来又是个什么样子你就无法做主了,得看代工伙伴的能耐。

  这辈子的方既明,却很有“远见”,通过各种关系找国际倒爷,想往国内运最先进的光刻机。然而,现在工艺最先进的是90nm的技术,凭借着方既明的能耐肯定拿不到的。只有霓虹被鹰酱逼疯了,出售了120nm的光刻机。如果通过技术改进,说不定能达到90nm的精度。

  太难了,做半导体。特别是在中国做半导体,什么都要自己研发,什么都要自己设计,什么都要自己制造。

  方既明都打算,如果国内圆晶厂不给力的话,他一定要在两年后自己建立一个圆晶厂,或者通过收购,彻底实现IDM模式的芯片制造之路。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