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九章 家长_辅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到李贤的承诺,赵受益等人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试想一下,一个待在资善堂之内,学着理论知识,却无半点时间做其他事的人,长久处下去,多少会有些烦躁,亦会渴望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而六皇子赵受益与跟随他的侍读们,已经如此渡过了三年的时间。只是近两月来,资善堂到来了个颇会讲故事的赞读,这种生活才有些微的改变,但还是无法根除内心的枯燥。

  李贤非常能理解这种心情,至少在澄迈书院内,就没有这般绝对的枯燥的教学,内还有骑术,音乐,绘画等诸多选修科目,以丰富学子们的精神生活。

  抛开这些可能对少年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因素。

  另一个方面,于李贤的想法里,闭门造车属实不对,无论是讲述儒家经典,还是其他科目,最重要的还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升王赵受益注定成为大宋皇帝,就决不能城外纸上谈兵的书上,更不能成为空谈而不晓得人家疾苦的帝王。

  他需要走出去,走进百姓的生活,于中体验,才能在未来更好的进行治国理政。

  机会总在不知不觉间到来,下午的讲授刚刚开始,内侍雷允恭即来到他的身边,轻轻说了声“官家来了!”。

  赵官家难得来一趟资善堂,李贤带着众学子,火速出去相迎。

  待等到赵官家坐到学舍之内,于侧旁听后,李贤真实感受到了压力。

  这种压力,如同一个普通的教师,在大领导来到他的课堂旁听时的那样沉重。

  何况,这里面的学子中,还有大领导的子嗣。而大领导正是来专门看他的讲授和子嗣的听讲情况,若不能让之满意,手里的饭碗恐将丢掉了。

  幸好,赵官家没有打断他的讲述,甚至坐在最后一排的座椅上,认真听完了他的一节课的讲授。

  课中。

  赵恒望向前方认真做着笔记的六子,眼中充满了温柔,又笑着摇了摇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赵恒也曾让赵受益把常做的笔记拿给他看过,但见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课堂知识。

  而当他问之缘何要做笔记时,赵受益便转述了李贤的这句话。

  且说,在大中祥符年间之前,李贤在之心中,一直是个聪明伶俐,见识卓越,为大宋国有用的年轻人。

  到了大中祥符元年以后,李贤一跃成为,可以为大宋国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等之当下天禧后,赵恒有些感慨,幸亏他接受了朝中的不少声音,让李氏子李贤再为资善堂的赞读,再入朝堂为官。否则,还真难以发现这位年轻的臣子,尚有这般独特的能力,以至于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六子学习的态度。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微微侧过头,目视前方讲课的青年,还有学舍内认真倾听的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