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中京风云_辅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日我国皇太后和皇帝,亦将接见宋使,若是宋使愿意,不若将理论地点放在大辽皇宫之外,并将时间推迟两个时辰。届时,满中京的百姓,还有辽国的文武群臣都将见证此事。”

  收到辽国皇宫里的消息,李贤便明白,辽国这是打算以明谋来挫挫他的气势,也是挫挫大宋的气势。

  既然为宋使,代表的是大宋,若是直接拒绝,反而会落了下风。若是同意,谁也不知道明日的辽人会有何等的刁钻问题。

  正当同行的宋吏为难时,李贤决定同意此举,并给辽国更为明确的回复,双方可各派出三人,以作次日的辩论,主题便是宋辽关系和两国的国计民生政策。

  这是给辽国递刀子,也是双方挑刺的时候。

  是夜,大宋这边经过商议,决定以李贤为主,还有另两个熟悉辽使的人,参与第二日的辩论。

  “大学士认为,我等明日,当如何展开讨论?”

  那两个被李贤任命的人,赶在夜幕,单独求见李贤,想要商议下第二日的对策。

  但李贤却显得有些云淡风轻:“二位不要太忧心,今晚吃好睡好,明日先入宫见过辽国之皇太后和皇帝,然后于之殿外辩论之时,实话实话就对了!”

  实话实话,就是李贤的应对战略。

  无论内政外交,当下辽国的实际,完全比不过大宋。说实话,又有什么说不过?

  一夜过去,秋风吹遍了中京城,也把当日要发生的事情,吹到了中京的每个人耳中。

  既而,在离开府邸的那一刹那,能看到街道两旁,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若非有辽国皇宫的禁军开道,想要去往辽国皇宫,于午时前抵达都有些困难。

  而行至皇宫处,能看到有辽国内侍早早等候,待行至辽太后召见的大殿时,内中早就占满了辽国的文武大臣。

  在这么多视线的注视下,李贤不卑不亢的递上了大宋皇帝赵恒的国书,算是正式以兄长之国,来恭贺辽国新帝的继位,而辽国新帝的继位,亦正式得到了大宋的承认。

  “宋使这不是第一次来我大辽吧?”

  当前的一位辽国官吏,看起来对大宋的怨恨颇深,并不等李贤走完礼仪,便开始了唇枪舌战,朗声问道。

  李贤先是向上方的辽后一礼,然后态度平和的看向前方的那个年迈辽国臣子,道:“当然不是,李某曾于数月之前,来贵国过一次,那次只是旅游,可叹贵国竟未能有一人将李某留下。”

  他这么一说,顿时激起了更多的辽国臣子的愤怒。原来当日袭击中京的罪魁祸首,就站在面前,且现当下,还要被大辽奉为座上宾。

  李贤脸上表情沉稳,好像没感觉到四周那愤怒的目光,能将自己烧成灰,而是反问道:“阁下可曾去过我大宋?亦可见过真正的大海?”

  那人冷哼一声,有些咬牙切齿道:“贵国我当然去过,当年,还是我等和圣后一起去的。可惜当时,汝可能毛都没长齐。而贵国之皇帝,当日亦是被吓得屁滚尿流,亦不得不把土地双手赠予我大辽。”

  李贤温和一笑,丝毫不生气道:“但现在,我大宋胜利了!”

  那人有些嘴硬,继续道:“胜利只是一时而已,我大辽总有一天会重新拿回丢失的一切。”

  李贤摇头,继续道:“但依然改变不了结果,我大宋是胜利者,必将一直胜利,辽国只是手下败将的结果。

  阁下,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你可曾见过大海?”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