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 第 92 章_高长与大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这个国家的人往他们这里送?

  想一想,大概还是为了节约运费吧,都是石油给闹的,海水这么一淹,从前陆地上的油田也都到了水下,从前的海上钻井平台,现在肯定也都到了海下。

  小学那边因为地块比较小,人口又很多,他们建房子的时候,就顺着围墙建成一个圈,一方面节约了劳动力,将石头修筑的围墙融合到房屋中,另一方面,他们的房子盖到二层楼的时候,已经超出了围墙的高度,人站在二楼的窗口,就能观察外面的情况,可谓是一举两得。

  房子没建好这段时间,他们晚上干活白天住在船上,等房子一盖好,孔教授他们就驾船离开了。孔教授这一趟也没白跑,他们随船带了两盏蓝光灯,村民们花了许多蟹肉干和肉松,还有几匹布,把那两盏灯换了过来,就安放在宝华寺里,一盏安在讲经堂,另一盏则放在小孩们上课的教室里。

  这些难民从船上搬进小学的那天,白宝派的的那些弟兄们全程跟踪,确定了这些人除了一些粮食种子,就只带了少数几样生活用品和劳动工具,武器什么的,一样都没有。摸清了他们的底细之后,白宝心里也轻松了不少,找高长合计着,是不是可以出门了,那些难民根本对他们造不成威胁。

  高长觉得也是这么回事,就弄了辆板车,和大黄两个人吭哧吭哧往船上搬运他们家的布匹,上次说要出门,高长就把他家的布匹数了一下,足有767匹。除了布匹,他家还有许多肉松肉干还有蟹肉,用崔大爷编的方形竹筐装着,叠放起来老大一堆。

  高长和大黄一人抱着两筐肉干往村口走的时候,今天站岗的郑日新正从村口往大院跑呢,见到高长就问:“苏珊娜医生来了,还带了个黄皮肤的女人,要不要让她们进来?”

  苏珊娜医生是一个北欧女人,家乡在阿尔卑斯山脉上,年近四十还是单身,这次参加国际救援小组,被分配到了他们这里。当然,这并不是什么义务劳动,所有参加救援小组的人员,统一由联合国难民紧急基金会发放工资,另外,她的家人长辈,在她们国家也会受到优待和照顾。

  对于这个白人女医生,大家都还是比较尊敬的,因为她博学多才,不仅能对付一些流行疾病和外伤,还随身携带了一套工具免费帮人补牙。在这些难民们忙着盖房子的时候,苏珊娜医生就去过几次寺庙,并且在帮人修了几次牙齿之后,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她虽然不收取诊金,村民们却不好意思让人白帮忙,于是粮食蔬菜肉干之类的,也给了不少。又听说她十年前就来过他们这个国家,给一些贫困地区的人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所以也学了一口不太正宗的汉语,村民们心里对她的感激之情更盛。

  但是感激归感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