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二章 缘木求鱼_民国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国公使哈豪森强忍厌恶,挤出微笑,微微点头后起身告辞。新当选的大总统孙宝琦,笑眯眯的亲自送出大门口,两个人看着像是多年的老友。

  方大帅的亲德和孙宝琦德国公使的经历,使得德国人一厢情愿的认为,一旦德国人伸出结盟的橄榄枝,中国人就会像看见了主人喂食的哈巴狗一样扑上来。

  德国高层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理由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方剑雄这个军事**者,在最近疯狂的向德国丢来军火的采购清单,根据德国驻华情报人员的判断,方剑雄正在组建一支人数约为百万的常备军。

  中国很大,有足够的人口,只要有充足的军火和军饷,组建一支百万常备军还真的不算什么新鲜事。问题是,根据德国在华的军事顾问提供的消息,中国正在布局一个预备役体系,一旦建成将拥有一千万人的预备役储备。

  一千万这个数字是个什么概念?德国人估计想都不敢想,一个国家能有那么多预备役的军人。德国人的盟友奥匈帝国正在与俄国争夺巴尔干半岛的主导权,同时要面对东面的俄国与西部法国夹击状态的德国,突然发现这么一个东方的大国似乎正在崛起,而且还是亲德的具有无限的军事潜力。

  想象一下吧,不用一千万,中国人在中俄边境陈兵五百万,俄国人还有多少力量放在西方。这是一个必须争取的结盟对象。

  背负使命的哈豪森,本以为这是一个很轻松的工作,中国需要德国更多一些,就凭这一点,结盟轻而易举。可现实是事与愿违,哈豪森先后三次拜见了孙宝琦,得到的都是一个含糊的答案:此事再议。然后扯上一堆民主、共和、议会、宪政这样的客观困难。

  这个态度就不是不热心了,而是很不情愿。关键是这个老家伙,死活不松口。这让哈豪森很恼火,对这个老家伙的嘴脸充满了厌恶之情。

  “公使阁下,中国有句成语叫缘木求鱼,意思是希望达成意见事情却找错了对象。”从上海回北京述职的特使安德里亚斯,在汇报完工作后,很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这个看四十出头的德国人,在中国待了近十年“缘木求鱼”这四个字的中国话说的有点别扭,基本上算是一个中国通。因为促成了方剑雄与德国之间的合作,安德里亚斯得到了国内的嘉奖,并提升为公使馆参赞。

  哈豪森皱起眉头,很明显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稍稍思索后便道:“那么,安德里亚斯,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促成这个结盟?”

  安德里亚斯显得很有把握的样子道:“在中国,现在能决定这个事情的,只有一个人。”

  哈豪森眼前一亮朝南方看去道:“你是说?”安德里亚斯微笑点头。

  吕碧城的访谈被迫提前中断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