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一章 哭泣的法兰西_民国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海军实在是太烧钱了,一艘战列舰的造价,就能装备起一个机械化军,一艘航母就能武装起一个步兵军。尽管如此烧钱,方剑雄还是咬着牙扶持海军,理由很简单,未来属于海洋的。实际上自从清朝的国门被英国的大炮打开,海洋就是中国返回世界强国行列的必争之地。平行时空的共和国,美国不就是叫嚣什么第一岛链么?为什么有这个岛链的说法,这个岛链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指美国囊括了整个太平洋利益的主导权。中国要想走向世界,要想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大海是必争的。

  更不要说,身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混蛋邻居有一直强大的海军。争夺大海,就是争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个不容有失。虽然二十多年的积累,国家并不富裕,同时支撑海军和陆军很吃力,但是方剑雄没得选。大海是未来,往西和北的地下,也有无数资源。

  欧洲,看到了英法掐断挪威通道的目的之后,希特勒终于下决心解决挪威的问题,没有瑞典的钢铁,这仗就不要打了。德军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没有多少海军本钱的德国海军,39年12月17,在南美洲被英国海军击沉了格拉夫-比斯号,这让德国海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拿下挪威,德国海军正面不可能打的过英国,于是玩了一招瞒天过海,抢在英法联军之前先动手,第一批舰队伪装成货轮载着重型装逼和军粮潜伏在挪威海域。

  1940年4月9日,德国向挪威和丹麦下达了最后通牒,让两国接受德国的“保护”。年逾70的丹麦国王召开内阁会议。接受了德国的条件。德军穿过丹麦,十四个师的兵力14万人,1300架飞机,230余艘舰船。挪威政府别看实力不强,只有6个现役师。15550人的兵力(这个师的编制太诡异了,应该是缺编的厉害)。

  实力弱小的挪威政府,却发出了“我们决不屈服,我们要战斗”的呼声。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奥斯陆,用岸炮击沉了德国战舰布吕歇尔号重巡。吕佐夫号重巡遭到重创。德军不惜代价,发起猛攻,最终驻守奥斯陆的第一师长埃里赫森扛不住先跑路去了瑞典,第二师长投降德军。德军的伞兵在这一役中大放异彩,空降福纳布机场,然后临时拼凑了一支军乐队。吹吹打打的就进入了奥斯陆。

  挪威国王没有投降,率部向北极森林转移,在德空军的疯狂轰炸之下损失惨重,但是挪威国王和政府没有妥协,他们继续往北转移,坚持战斗。

  挪威在战斗的时候,英国海军也开始显示其远远强于德国的力量。德国巡洋舰格尼斯堡号被15架飞机围殴而沉。在纳尔维克,英国一支5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偷袭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