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医学常识_大秦:开局成为墨家钜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江寒也是颇为意外,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才几天,他就觉得肩膀伤口处发痒,这是伤口愈合的感觉。

  “都是秦兄弟的医术高超,才让我好的这么快。”

  秦越人腼腆的笑了笑:“是长桑君前辈的医术好和大司命的垂怜,我只不过是帮先生换了几次药。”

  “大司命……”这是江寒第二次从秦越人的嘴里听到这个名字了,看来有必要普及一些基本的医院常识了。

  江寒正色说道:“伤口结痂,并不是因为大司命的垂怜。”

  秦越人缠着绑带的手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了疑惑:“那是因为什么?”

  皮肉受伤者中,有的结痂好转,有的伤口溃烂而亡,这是缠绕在医者们心中数百年的谜团,无法解释的医者们,只能把这件事归功于虚无缥缈的神明。

  “伤口结痂或是溃烂,皆因天地间的细微之物。”

  秦越人不解的说道:“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但我却从未听说,天地间有细微之物能致人患病。”

  江寒站了起来,来到了窗户边,打开了窗户,一缕阳光照进了房间,光亮中弥漫着细细的尘埃。

  “越人你看,这阳光下的细微粉尘,是不是很多?在看似纯净的空气里、清水里,到处充斥着这些东西,甚至还有更小的,肉眼无法看见,这就是细蛊。”

  对于蛊这个字,秦越人并不陌生,长桑君给他的医学典籍中有过记载,一百五十年前,秦国的名医医和,在给晋平公治病时,就提出过看不见摸不着的“蛊”是一些病症的病原。

  “蛊”病的各种含义外,医和还使用了阴阳、四时、五行、五声、五色、五味、六气等等中医病因学和诊断学的概念,对后世中医有关的理论发展和普及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可以说医和是华夏医学病因理论的创始人,长桑君对他也是多有推崇。

  “伤口如果被空气中的细蛊污染,就会溃烂,如果不被污染,就会结痂康复,所以要想伤口不溃烂,就要将空气中的细蛊和水中的细蛊隔绝在伤口外。”

  秦越人听到江寒的话,不断的颔首。

  江寒说出的细蛊理论,因为没有显微镜,无法观察到细菌,所以听起来很玄乎。

  但中医本来就是信奉经验主义的,所谓的邪气,所谓的体内阴阳,都是很抽象的东西,也是无人能验证的。

  要想证实江寒的说法是否正确,唯有实践一条路。

  秦越人的脸色凝重了起来,躬身行礼:“如果真的如先生所言,先生可谓是造福万民,功在千秋!”

  江寒哈哈一笑:“现在就有验证我这观点的机会,秦兄可愿意与我同去?”

  秦越人猛然抬起头:“哪里有机会?”

  江寒指了指西方:“不久前,赵国起兵八万进攻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