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章 征兵令(求推荐票)_扛着AK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年龄十六以上,三十以下止;

  所有兵士月饷纹银一两,米半石,兵士本户免除所有赋税;

  兵士服役满十年,可根据兵士意愿或放归原籍,或继续从军;

  与子共伍,保家卫国!天地昭昭,佑我大明!

  大明崇祯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八。”

  另一封征兵檄文自然是万岁山千户所的,由于是从原有军户中征召,为了增加军户们的积极性,除却免除赋税外,所有兵士月饷更是高达一两四钱。

  征兵要求是十四岁以上,十六岁以下,万岁山千户所为天子亲军,刘鸿渐要求檄文上直接写明,入万岁山千户所者,可取消军籍。

  明朝末年,能与满清硬刚的除了天雄军、洪兵、秦兵外,就剩下镇守山海关的辽东兵了,而前者投降的投降,全军覆没的全军覆没。

  辽东兵之所以能打,首先是因为辽东人悍勇,而且朝廷也舍得给银子,关宁锦防线的缔造者孙承宗,哦,也就是刘鸿渐老丈人的爹,曾担任天启皇帝的老师。

  孙承宗督师蓟辽,天启皇帝自然是舍得给钱,辽东兵步军月饷一两四钱,米半石,骑兵的消耗就更加厉害,只是军马一项对于大明来说就是天文数字。

  优良的马匹大多是从蒙古商人手中经宣府大同或者河西购买,一匹十五两,大概能用三四年,折损率极高。

  且一年下来军马的粮草消耗也是相当可观,大概一匹马一年就需要三百六十束草,豆十石,这还只是平时,如若需要战斗,消耗更甚。

  而对比当时内地的卫所兵呢,月饷只有可怜的六钱银子,没有米,且饷银多被将官克扣,可谓凄惨至极。

  很明显,新征召士兵的是参照辽东兵的月饷配备的,只不过刘鸿渐的万岁山千户所作为天子亲军,饷银略高一些。

  重赏之下才有勇夫,李邦华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自然知道这支军队对于皇上,对于大明的重要性,而且,朝廷现在有钱!

  刘鸿渐之所以硬要从家中有战死长辈的军户中征兵,其实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

  抛开国仇不讲,这些失去父辈的小子们定然是对匪军、对满清有些深深仇恨的,对大明必然忠心,所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其心可用是为其一。

  以解除掉百年来军户枷锁为奖励,想必这些军户们的积极性定然会大大提高是为其二。

  之所以要征召十六岁以下、十四岁以上的士兵,是因为这些小子们大字不识、不谙世事,可塑性强是为其三。

  再者刘鸿渐对自己的第一支力量期待甚高,不仅要训练他们使用AKM上阵杀敌,还要教他们读书识字,教他们先进的思想……

  商议完一些具体的细节后,李邦华就迫不及待的命人备娇直奔中军都督府。

  刘鸿渐把事儿办完,也终于骑上了马回家,想这一天整的,又是跪,又是坐的,苦口婆心折腾一天,为谁辛苦为谁忙?

  谁知刚到家中屁股还没坐热,一个兵部官员模样的人就气喘吁吁的找到了刘家。

  “伯爷!不得了了,兵部尚书李大人跟都督府的成国公打起来了!”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