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99章 影响局势的人(二)_唐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将路子出人头地。

  但朝廷的日渐颓势,让只是虚官的李振失望心凉,于是再次舍出家底,谋得外放台州刺史。

  李振使钱谋官的时候,浙东董昌对于朝廷表现的异常忠心,不但贡赋天下先,就是治下六州的行政官员,也接受朝廷任职。

  天下大多数藩镇节度使,只愿接受部分行政辅官任职,与朝廷保持明面上的隶属。

  李振得到外放浙东,兴冲冲的离开长安,走武关道南下。

  途中为了避开战乱地域,没有乘船去往大江下游,而是走入鄱阳湖,经过江西镇南军地盘南下。

  不想辛苦的走到赣州的时候,忽然听说董昌造反称帝的消息。

  李振承受当头一棒,惊怒之极,不得已顿足赣州等候消息,结果董昌称帝之后,周遭藩镇竟然纵容的观望。

  李振在等候中绝望,思来想去,萌生了投靠扶风侯势力的想法。

  落魄的李振,心气低落很多,身在赣州,能够获得有关扶风侯的很多信息。

  李振认为,扶风侯完全有能力进夺浙东,而他是朝廷任职的台州刺史,可为名正言顺的入主先锋。

  李振的第一步是想获得认可,所以报号台州刺史。

  认可与占据后的任职,在心理上大不同,浙东还不是扶风侯地盘。

  李振认为,承认一个空头刺史官位,扶风侯或金州刺史不会抵触,只要获得认可,他也就融入扶风侯势力,为日后官途打开半扇门。

  不想,金州刺史竟然不见,李振憋屈之极,就算他是能言善辩的才智之士,也是一拳打空,无可奈何,随之是极度的愤恨不已。

  “老爷,休息吧,莫要生病。”布袍大汉关心劝说。

  李振点头,扭头轻语:“李武,我们去往襄州。”

  “襄州?老爷,在不远的上津县登陆,比襄州登陆回归长安,近的多。”李武说道。

  李振说道:“襄樊,自古是守住荆州的战略重地,扶风侯的金州治下,明显依托汉水防御态势,古人关羽曾经镇守的襄樊,属于荆州得失的致命咽喉。”

  “老爷,襄州是忠义军的地盘,老爷莫非是打算拜访赵匡凝?”李武说道,以为老爷在金州碰壁,又想去投靠忠义军。

  李振说道:“忠义军占据的地盘难有长久,赵匡凝为人保守,不值得依附,我打算去往汴州,请见宣武军节度使朱温。”

  “宣武军?据说是最强藩镇,汴州很远。”李武回应,内心不看好主人的想法。

  “若是汴州碰壁,我回长安。”李振淡然轻语。

  李武点头轻嗯,又道:“外面寒,老爷入内休息吧。”

  李振转身进入船舱休息,船只顺着汉水行驶,一路经过南北水陆转运的上津县,入均州。

  途中看见繁荣太平景象的均州城,李振特意入城走了一遭,细致的了解驻军和民生。

  离开均州城,另行雇船顺流而下进入襄州,不日抵达军事重地襄樊。

  襄樊是忠义军节度使治所,隔着汉江存在两座城池,北岸为襄城,南岸为樊城。

  李振在襄樊只留了一日,启程北上,进入邓州(南阳盆地),途径古人刘备起家之地新野,继而途径邓县,由邓县继续东北行进,途径南阳县。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