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1节 磨了五年的刀_梦回二战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衷就是为了对付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枪械全长米,佩有长达44厘米的“辽一式刺刀”,使得整体长度达到米多,跟上刺刀的三八式步枪一样长,从而能让东北军步兵们在跟日军展开白刃肉搏近战时不会因为枪刺短于对方而陷入不利。跟三八式步枪对比,辽一式步枪的不足之处是射程没有三八式步枪那么远,但精度一样,同时子弹杀伤力更大。——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子弹杀伤力不太强,只要没有被打到身体要害处,子弹会贯穿人体组织,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强烈的伤害,因为子弹在进入人体后要留在人体内翻滚搅动才能给人体造成最大限度的伤害,贯穿伤不会太大地伤害到人体。

  在手枪、冲锋枪的数量和普及率上,东北陆军都是超过日本陆军的,众所周知,日本陆军根本就没有冲锋枪,一是日本陆军高层们思想古板守旧,二是日本底子薄,玩不起这么奢侈的武器,三是在日本陆军看来,冲锋枪在实战中的杀敌效果不如步枪,冲锋枪是扫射的,步枪是点射的,日本陆军认为“一个能用步枪百发百中的士兵在战场上的杀敌效果超过一个拿冲锋枪扫射的士兵”“子弹命中率才是第一,火力覆盖是次要的”“与其给士兵更多的子弹让他用冲锋枪扫射打掉,还不如让士兵用更少的子弹苦练出精确的步枪枪法”。基于这一点,历史上抗战前期和中期的日军士兵普遍枪法很准,能做到“两三百米内枪响人倒”。在单兵作战技能上,日本陆军向来狠抓“弹无虚发”和“刺刀见红”这两大方面。日军士兵在射击训练上初步要求:对射程300米的伏靶,不仅5发子弹要全部命中,并且至少要有3发子弹集中在一个拳头大的面积上;达到这个程度后展开限时射击,一开始要求在4秒内击中300米外的标靶,然后要求在2秒内击中300米外的标靶。按照这个要求训练出来的日军士兵们几乎个个都是狙击手(拥有狙击手一样的枪法,但不懂得狙击手的战术,不是真正的狙击手)。至于白刃战,更是日军的看家本领,已经无需多言;除此之外,日军的“独家武器”掷弹筒也不容小觑,日军掷弹筒炮手大多数是“神炮手”,在400米内的命中率能达到八成五以上。

  东北陆军在步兵重武器即轻机枪、重机枪、迫击炮、步兵炮、野炮、山炮等的数量和普及率上也一定地超过日本陆军,不仅如此,经过上次的七天战争,东北陆军在实战中见识到了日本陆军的招牌武器——掷弹筒,立刻对其进行研究和仿制。掷弹筒在本质上是一种“超轻型迫击炮”,优点很多,重量轻、便于携带、造价低、威力不错,可发射常规的小型炮弹、毒气弹等多种炮弹,美中不足的是射程不远,只有二三百米,但却能在近战、巷战、攻坚战、阵地战等短兵相接的战事中发挥出十分理想的作用,类似于二战中后期诞生的火箭筒。因此,日军大力普及掷弹筒,使得掷弹筒成为二战日军的招牌武器之一,东北军“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日军掷弹筒基础上研发出“辽一式掷弹筒”。香满路言情声明:本站所收录作品收集于互联网,如发现侵犯你权益小说、违背法律的小说,请立即通知我们删除。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