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们的人”_越南195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众,政府将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如果得到美国方面明确支持,必然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会成为压垮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这个角度上看,李为民还是留了几分面子。

  吴廷琰长叹一口气,摘下眼镜道:“他错了,他深信的那一套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国家变得更混乱。总有一天,他会后悔的。”

  别人只看到“工投系”,看不到隐藏在“工投系”背后的华人。

  吴廷瑈追悔莫及,认为当时搞工业村计划,利用华人资本,推动华人入籍,无异于饮鸩止渴。现在华人已利用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背靠工投公司那棵大树,发展成一股能够左右局势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

  想到这些,吴廷瑈冷冷地冒出句:“或许他们就希望国家混乱,因为只有政局动荡,他们才能浑水摸鱼。”

  这些年华人数量急剧增涨,西堤华人慈善公益基金会、侬族发展基金会,以及什么“东南亚潮人联谊会”、“广府陈氏宗亲会”、“越南华商互助会”等二十几个华人团体,竟然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各自小圈子内的华人家庭多生孩子。

  他们搞的那些补助项目令人瞪目结舌,比如动员孕妇定期去医院检查,去医院分娩,第一胎只需承担一半医疗费用,另一半由对应的基金会承担,保证母子平安;第二胎只需承担三分之一,第三胎费用全免,而且提供500至2000皮阿斯特不等的现金补助。

  教育比医疗更夸张。

  迄今为止,堤岸、会安、各工业村、富国岛特区、鹦鹉角地区、祯沙地区,共有华校700多所,不仅有传统的小学和中学,还设有幼儿园或学前班。学区内儿童只需缴纳很少的学费,家庭困难的免费入学。

  校园环境好,教学质量高,学费低廉,再加上施行越、中、英或越、中、法“三语教育”,孩子长大后会更有前途,以至于许多工业村内的越南人,都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华校,都能说一口标准的华语。

  现在华语和广东白话已成为各工业村非官方的官方语言,那些在华人资本家工厂工作的越南人迟早会被他们所同化。

  想到“东方好莱坞”一部接着一部推出华语片和华语电视剧,一首接着一首推出风靡东南亚的流行歌曲,对越南传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

  吴廷琰猛然意识到华人比例不断攀升,再加上不遗余力同化本地人,长此以往,他的国家迟早会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中华”。

  关键民族问题是一把双刃剑,华人已成气候,华人入籍又是他极力要求的,在这个外忧内患、风雨飘摇的敏感时期。不能搬石头砸自己脚。把以李为民为首的华人利益集团彻底推到政府的对立面。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再次戴上眼镜,拿起纸笔道:“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