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九章 屯田七策(上)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计策,就不提了。

  近一月忙碌,招抚流民两万余众,如何安置流民,便又是燃眉之急。

  李孟羲便以屯田之策相陈。

  预备屯田之时,又发现锄头,房屋,炊具等物都急缺。

  李孟羲便又竭力促成了窑场开工造陶器,还有到处收购锄头,以及先一步派游骑去打探可屯田之处,等等事宜。

  这其中,还间或夹杂着其他的事,比如,李孟羲委托匠人们前后做了好几套蒸溜器,改进数次,边摸索边改进,终于,试制了一套堪用的蒸溜器。

  至于,几日前,李孟羲想到的给田块编号一一对应的方法,还有由此延伸出来的鬼谷神算术,以及把算数方法教给刘关张三人,则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了。

  且看,不知不觉中,李孟羲已干了那么多事,自遇李孟羲以来,刘备义军所行之事,全都可见李孟羲的身影。

  更确切的说,大的战略方向,是李孟羲制定的,具体的细节,更是李孟羲完善的。

  如此一个涉事无巨细皆能有补益的智谋之士,如何不能任军师一职?谷

  谁又敢说不配?

  七月二日这天,屯田大业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一大早,要出去屯田流民们吃了一顿很饱的饭,甚至,刘备还特意在前一天,杀了两头肥猪,好好犒劳民夫们一顿,为众人壮行。

  饭足肉饱之后,或百人,或二百人,或三百人,一伙伙流民们各自背后背着一个小陶瓮,又背着两双麦秸编成的草鞋,每人肩上扛着半袋子够吃一个月的粮食,手中还每人拿着一把锄头,跟着游骑,从张飞家庄园,从破破烂烂的树枝编成的破棚子中,鱼贯而出。

  涿州城有人看见,有扛着锄头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东南西北的走,不知道去干嘛的。

  屯田正式一开始,便是全员出动。

  一天,八千余人就一股脑全派了出去。

  因为物资早准备够了,又因为,能屯田的荒山野岭,骑兵们早就探好了,摸清了方位,万事俱备,只欠功成。

  领流民去各处屯田,相关事宜由关羽负责。

  而庄园内,亭子下,李孟羲和刘玄德于石桌旁,在谈论着什么。

  只见,李孟羲手拿笔,面前一张大纸,边谈边写。

  见他时而皱眉,时而停下问询,一副投入模样。

  许久之后,李孟羲停下了笔,吹干墨迹。

  “好了,屯田全策已成。”

  李孟羲把这段时间想到的屯田之策,整理完毕。

  刘备看去,见纸张之上,写着满满当当的字。

  ——

  屯田之法,涉选地,安置,管束,屯垦等诸事。

  屯田策第一,选地。

  选地:屯田之地,方圆盖阔,不亦大,不亦狭。

  以百人屯田,治田百亩为佳。

  一者,此去屯田,为免与乡人纷争,只寻荒滩野谷等无主之地,即为荒滩野谷,必为偏僻处,大逾百里之地,难寻也。

  二者,狭小地块,或亩数十几或亩数几十,虽多矣,然地小则屯丁必少,一处屯田之处,非百丁不能有自保之力。

  故,屯田之所,必选可耕垦百亩,置百丁之地。

  又有,起居所需,屋舍随地可盖,然,用水不便。

  若开井,一者,水脉难找,二者,挖井费时日久。

  故,屯田之所,必选于近水之处,或临河,或临湖,或临溪。

  屯田策第二:置物。

  屯田所需,耕锄,陶瓮,地尺,界砖,屋舍,床褥,柴薪。

  耕锄:耕锄寻购月余,人手一具,已足。

  陶瓮:瓮以周径一尺三寸,高四寸,底阔口窄之小瓮为最佳。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