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九章 离离原上草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一首离离原上草,纵然向前跨越了千百年的时空,依然能被人听懂。

  李孟羲教弟弟念诗,驾车的老铁听了几遍,就全记着了。

  而且老铁听懂了,他笑了,欢快的扬起鞭子,轻轻抽打着牲口,嘴里小声念着诗,一遍又一遍。

  等弟弟能把四句诗全记住了,李孟羲就他自己念着玩儿去。

  小孩子精力旺盛,再加上新鲜,砖头扯着嗓子反反复复的背诗。

  直到临近中午,太阳变得灼热,砖头也嚎的累了,不肯再背了。

  “午时了。”李孟羲头伸出窗外向天上看了一眼,小声嘀咕了一句。

  中午了,也没有饭吃的。

  汉代平民们一天两顿饭,乡勇们哪怕是要赶路,一天也只两顿饭,早一顿,晚一顿。

  一上午的努力,成果出来了。

  李孟羲成编出了一条两约二十公分宽的甲片带,他正把甲片带首尾连接起来。

  等首尾连好,一个水桶状圆环形的的扎盔成了。

  李孟羲拿着成品,左看右看,觉得……好丑。

  好歹算是自己开始编甲事业之后,第一件成品,很有纪念意义。

  “过来,砖头!”

  李孟羲叫弟弟靠近他一点。

  把扎盔扣在弟弟的小脑袋上,虽说李孟羲就是照着弟弟的脑袋的大小做的头盔,但毕竟不是专业人士,经验又不足,第一次做,做的大了。

  头盔大的像个桶,扣在弟弟头上之后,一下滑下来了,遮住了弟弟的眼睛。

  “哈哈!”李孟羲不厚道的笑了。

  太大了不行。

  李孟羲把头盔从弟弟脑袋上拿下来后,琢磨是否拆一行甲片,能缩小一圈的话,或许就匹配了砖头的头型。

  砖头好奇的跑过来,趴在哥哥的背上,指着扎盔说,“哥这个不是斗笠。不是斗笠啊。”

  李孟羲糊弄弟弟说编的是斗笠,这下谎圆不了了。

  好算又编了个理由把弟弟糊弄过去。

  李孟羲拿着环首刀割甲绳,开始拆甲片。

  拆掉了一列甲叶之后,再把甲带首尾相连,又花了不短时间。

  改过一回的扎盔再往弟弟脑袋上带去,竟然又小了。

  李孟羲扶着额头,心中顿生无力感。

  弟弟脑袋太小了,头盔的容错率太低,如果是大人,头盔多一列甲片或少一列甲片,就是松一点紧一点的问题,可放在弟弟这,弟弟脑袋小,多一列甲片,就大了,少了一列甲片,就小了。

  又没有更小的甲片去替换,李孟羲想到用取巧的方法,他准备用绳子把甲带两头系起来,像绑鞋带那样,把扎盔系起来,就不存在大一点小一点的问题了。

  可是这样一来,头盔整体的强度会降低,后脑勺的防护也会有漏洞。

  李孟羲龇着牙,对扎盔咬牙切齿的思考着。

  脑海中,前世看到过的乱七八糟的关于扎盔的信息,如放电影一般快速闪过。

  最终,记忆的画面定格在一顶出土于汉墓的头盔上。

  与李孟羲这个上下同宽的水桶状头盔不同,那顶真正的汉扎盔成上细下宽的形状。

  “咦?”李孟羲突然灵光一闪,他觉得自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如果把头盔做成上窄下宽的样式,就能很大程度上解决不适配头型的问题。

  头围大了,就戴稍浅一点,头围小了,就戴深一点,头盔和头就能卡的紧一点。

  这样就不必用绳子系了。

  李孟羲一拍脑袋,知道该怎么做了。

  头盔做成上细下粗的形状是吧,很简单啊,编甲的时候,每往上编一圈,就减少甲片的数量,不就能越往上越细了吗?

  等越来越细,连在一起,不就成了一顶完整的扎盔了吗?而不像现在这样,弄什么半包围的盔。

  突如其来的灵感,让李孟羲激动不已。

  “我懂了啊啊啊啊!”李孟羲狂叫。

  弟弟奇怪了看着哥哥。

  那就,重新拆了吧。

  李孟羲看着手中好不容易编好的甲带想着。

  知易而行难,本以为有一定的经验,编甲会很容易。

  没想到实践起来,处处不易。

  李孟辛苦的把甲片一片片的拆下来,割断的麻线头丢在一边,已经卷了一大团了。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