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1章 开科取士(上)_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不管多少,年底总是有些返还给百姓手中,让百姓对村、镇、县产生归属感,有点类似后世股份分红一样。这样,百姓便会真心拥护这个村镇制度。

  但目前,这个村镇制度是搭建起来了,但却没有那么多的人手去填充这些多出来的职位。充当这些的人手,只要会识字算数才行,而现在,冯云山手中奇缺这类人才。

  哪怕用原来县衙的一帮官吏,也是不够,更何况,冯云山断然不敢全部用县衙的官吏,这帮人贪腐索要的手段可是最为凶狠。

  唯一的办法便是马上举办一次科举,通过开科取士选拔人才。

  冯云山知道,连杨秀清在武昌都进行了一次科举,选拔了上百人,可见太平天国也是大量缺少人才。自己这边有了两广这个固定的地盘,千头万绪都等待人来管理,更加是官吏紧缺。

  不过,眼下手里缺人缺到连开展科举的部门都没有!不得已,冯云山指望不上还在筹建中的内务部和医教部,便亲自任主考官,并让许祥光任副主考官。

  许祥光最近负责广州城内的政务,还有是数万讨虏军的出征后勤供给,十余万待裁撤的义军日常吃喝需要操持,忙得不亦乐乎。

  但,谁叫他是整个圣国之中学历最高之人,也就他中过进士,连左宗棠也只是个举人,冯云山前世虽然也算是大学生,但在这个朝代,也就是个小秀才,因此,熟悉流程和具体细节事物的许祥光,便被冯云山抓壮丁,具体负责这次科举考试的组织!

  由于用人心切,冯云山准备此次科举,不跟满清官府一样的,一级级开考,而是直接统考两次。第一次考试为简单的水平考试,不进行排名,只要过关,便可以为各乡镇、县为官吏。

  从第一次过关的考生中再举办第二次选拔考试,按成绩取排名,再行安排职位。

  这次科举进行得很匆忙,幸好许祥光有经验,又是广州城内大家族出身。接到圣王的命令后,他当即让人刊印了数千份科举告示,又组织上千人,两三人一组,手持铜锣,在各大村寨外敲响铜锣告知提醒,又在官亭、村口、祠堂登人多聚集之处,张贴告示,让各读书人前去广州府城学宫进行科举选拔,人人有官做的口号让一些念过书识些字的人欣喜不已。

  三四天时间的宣传,许祥光派遣的宣传队员,最远已经到达惠州府和肇庆府等地。广州府四周均已知晓,圣王要在广州开科取士的事情,广州城内,李文茂更是组织一干伶人在城内的大街小巷宣传圣王开科取士的消息。

  一口大池塘波光粼粼,两排古榕树长须飘拂,一座高耸的祠堂巍然屹立在正中央。祠堂外的大榕树下坐着几位缝补衣裳的村妇,一边忙手中的活计,一边悠闲地晒着冬日的太阳。

  “咚咚咚!”几声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