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2 章 完善征兵制度(上)_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甲和新加坡三地,便可挫败英国人出兵华夏的行动。也只有这样,将战场放在陆地之上,才有可能与英国人一战。

  想到这里,冯云山命令帝国的内阁以中华帝国的名义,派人与暹罗交涉,趁着攻打安南的余威,不但逼其让出沿海靠暹罗海湾一带的领地出来,还要负责讨虏军的后勤供应,并派兵与讨虏军一起前往攻占马来半岛。当然,条件便是帝国不占领暹罗,否则,将其变成下一个安南。

  至于高棉,根本不需理会,当初安南随便都可以占领对方,何况帝国?而且,让其变为帝国的子民,想必是那些高棉贵族和仕绅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冯云山想的是让以后日南省的驻军直接攻占了事,直接组建一处高棉省。

  如此一来,便还需增兵日南省。帝国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因此,冯云山今天将众大臣和总参谋部的将领都召集过来,便是想效仿普鲁士的总参谋制和战争动员制度有效结合起来,而这个,自然就要用到毛奇,毕竟在历史上,不久的将来,他便是大力发扬这种战争动员制度的推进者。

  以目前中华帝国占领的地区和人口总量来说,讨虏军的数量远远不够。若是按照十几年后的普鲁士在普奥战争中征兵能力和数量,二千五百万左右的人口在一个月的时间,便能征集超过五十万的兵力,相当于一百个人中,便有2个人可随时抽调为士兵并迅速投放到战场!按照这个比例,哪怕再少上一倍,一百个人抽一个士兵,以中华帝国目前占领的地盘共计3亿人口计算,各级兵员人数要达到3百万才勉强达标。

  冯云山意识到,自己的征兵实在是太少,就算按照一半的普鲁士的征兵比例来算,也没达到。如今整个讨虏军,算上地方驻防警备兵力,也就五十万不到的样子,兵力缺口太大了。而且,以目前的兵力分散驻防,一旦开战,就如同以前的满清一样,调动兵力实在是太过艰难。这个方面,与普鲁士等西欧国家比起来,更加差距巨大,对方的铁路逐渐完备起来,国家疆土不大,一旦开战,可以迅速召集地方驻防的警备兵力,赶赴战场。而中华帝国,疆土辽阔,兵力分散,且完全没有铁路等,一旦开战,无法有效及时地集结兵力,这也是满清被自己逐个击破的原因所在。

  因此,冯云山要吸取教训,不能再赴满清后尘。

  待其他大臣们走后,冯云山将总参谋部的一干人等留下,又将伍崇曜留下当成翻译,珍重宣布道:“朕准备对讨虏军加以改革,完善总参谋制以及帝国的义务兵役制。毛奇将军,便由你来给大家介绍下普鲁士现有的兵役制度。”

  毛奇早就得到交代,此刻压抑住自己的兴奋,站了出来,用纯正的英语道:“尊敬的陛下,各位将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