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里_天下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人居然已经是平分秋色。

  若非李鸿章手握十万淮军坐立于不倒之地,早就被胡楚元拖垮了。

  如今,两人是时斗时合,没有消停过,但也没有撕破脸,还能算是忘年交呢!

  胡楚元邀请李鸿章进入大堂谈事,两人坐下来,李鸿章先看了胡楚元身边的钮玉庚一眼,道:“钮先生所写的《实务论》,老夫看了,颇为赞赏,恨先生不能早为老夫所知啊!”

  钮玉庚淡淡的拱手,道:“多谢中堂大人赏识。”

  人生中各有各的造化,钮玉庚在一条歪脖子路上成了博学东西的大家,写了一本《实务论》,短短三万余字,字字精悍,一举名震天下。

  相比于胡楚元所说的教民,他改出来的“利民”更为准确,也更容易被接受,讲究实行仁政德政,轻税赋,修渠路,利民便民安民富民,民若富,国则富,国若富,军则强。

  他将这套实务派的理论整理成一种仁政体系,对实务论的推广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在清政斧内部蔚然成风,“利民务实之仁政”也比洋务派的理论更容易被接受,迅速成为一种主流思想。

  目前在京官和地方官中,实务派的官员数量都非常之多,三品以上的大员中,自称实务派者多达半数。

  从这以后,李鸿章就对钮玉庚颇为欣赏,也试图招揽为己所用。

  见钮玉庚对自己的反应很淡漠,李鸿章也只是在心里感叹一声。

  感叹之余,他忽然和李经方说道:“你不是想和纽先生请教实务之学吗,乘着这个机会,不妨好好问一问!”

  李经方会意,起身邀请钮玉庚离开,去钮玉庚的房间谈论实务,让大堂里就剩下胡楚元和李鸿章两个人。

  等这两个人也走了,李鸿章这才慎重的轻咳一声,道:“胡大人,皇上总算是亲政了,你在这个节骨眼上忽然回国……应该是有事要办了吧?”

  胡楚元默默的想了会儿,问李鸿章道:“这个事,说到底还是得靠您啊!”

  李鸿章哼哼的轻笑,却又感叹一声,道:“楚元,咱们也别这么累了,事情到了眼前这个时候,恭亲王该说的,也都和老夫说了。实务派一起,老夫几年间都显得颇是尴尬,你以为如何啊?”

  他这个话说的前言不搭后语,可也是有计算,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得继续敲胡楚元一个竹杠。

  胡楚元也是今非昔比了,只是笑了笑,道:“尴尬不尴尬,这只看您怎么想。我倒觉得,您这些年政绩颇佳,河北总渠和滏阳水库的修建,对直隶百姓可谓之一场大幸事呢。山西到天津的晋津铁路,今年底差不多就能完工了,更是好事。天津这么几年间,海河疏通了,港口疏通了,经济也比往年繁荣很多。中堂,您不能要求更多啊。人生自古,哪里能十全十美呢?”

  胡楚元说的也不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