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群英_天下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理和办法说的这么透彻的人?

  跟着胡楚元听讲了一个月,光绪帝载湉就恨不得立刻让胡楚元做军机领班大臣,然而,胡楚元却用自己慢慢掌控家业的例子告诉他,事情要一点点的来,和旧的体制、权势决裂,固然有可能完成大业,但也更可能玉石俱焚。

  他年轻,载湉更年轻,恭亲王那些人就不年轻了。

  熬吧,再过十年,奕就得埋入黄土了,该老的都老了,该做的就能做了。

  他提出一个计划,以五年为期,先修铁路、港口,建设工矿企业,设立工界,允许商人筹资建厂,工商两税分开,部分军队实施军制改革。

  五年之后,政体小改,军制大改,工商大改,商人可在各地投资,十年之后,政体大改。

  一步步的向前走,反正也不是那么着急。

  就以大清朝眼下的经济状况和军事实力,暂时还没有国家敢来欺负,这给他和载湉都留了足够多的时间。

  这段时间里,并没有谁知道胡楚元和光绪帝载湉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等到了六月,光绪帝载湉才正式批准“总理资政事务督办江南衙门”,胡楚元成了第一任总理资政江南大臣,兼江南通商大臣,继续坐镇上海。

  其他的事情都是按功行赏,在胡楚元的劝说下,光绪帝载湉改变了初衷,让翁同龢任吏部尚书,孙家鼐出任礼部尚书,两人都不急着进入军机处,户部尚书的大权都交给阎敬铭。

  军机处的大权继续让奕掌握,张之万还坐着刑部尚书的宝座,宝鋆准许致休,潘祖荫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何璟继续任兵部尚书,一旦这两人空出位置,立刻让翁同龢和孙家鼐填补。

  胡楚元另外推荐了很多青年官员,让张百熙、廖仲山、顾家相出任领班军机章京,屠仁守、戴鸿慈出任军机章京。

  瞿鸿机是一个更有才干的人,胡楚元也和光绪帝载湉推荐了,但建议是继续放在台湾委任,曰后调往山东,再升总督。

  论举才,胡楚元可以推荐的人实在太多了,这么些年,通过颜士璋、王懿荣等在人京师建立的京师国学馆,他网罗了一大批人才,尤其是那些翰林大考第一和一等的人,大体都会被他拉拢过来。

  投靠他,好处也是实在的,只要哪个省有了实缺,不管是学政、知府、道台,他都能给对方拿下来,一路保送到任上,到了任上,他还有办法让对方办出点实事来。

  至于那些主动过来投靠的,只要有点能力,大体都能找到实际的官缺。

  这些年下来,在江南六省,知府一级的基本都是胡楚元派系的官员。

  他也精明,挑选出来的人,基本都是巡抚总督们心里比较容易接受的,本省的同乡同党,或者是有情分可联系的。

  《咨政参考》这个东西迟迟不能发,《资政新编》倒是人手一份,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