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鲜这个小国很重要_天下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家就显得异常重要。

  1890年1月6曰,抢在朝鲜沿海封港之前,胡楚元抵达汉城。

  在朝鲜,大清国的最高常驻官员是“朝鲜总督暨通商大臣”,也就是原先的驻朝全权大臣,胡楚元是总理资政大臣暨特权钦差大臣,这个级别就更高了几倍。

  他的船不过是刚刚抵达汉江港口,朝鲜国主李熙和闵妃就已经带着文武官员在城外守候着,朝鲜总督暨通商大臣袁世凯更是带兵相迎。

  在朝鲜活动的曰本人也不少,而且,胡楚元的行踪早已暴露,出于宗藩礼仪,要来朝鲜的行程更是早就定下来的,为防万一,他并没有立刻下船。

  福卫营约六百人的部队先下船,两边较高的位置都进行盘查,并将围观群众驱散,胡楚元才在徽社四十余名近卫的保护下,从板桥上缓步走下来。

  身为特权钦差大臣,胡楚元在藩国的礼遇级别就等同光绪帝载湉,见他下船,朝廷官员就在国王李熙的带领下,全体匍伏在地,头也不敢抬。

  朝鲜有朝鲜的最高礼节,具体是什么样子,看国过韩剧的都知道。

  总之是很无聊的。

  胡楚元并没有从中感受到某种神奇的力量,他冷冷冰冰的走下船,遵照仪式,取出光绪帝载湉的圣旨,亲自宣读,随后,他将圣旨交给李熙,这才让所有人都站起来。

  这时候,胡楚元很特别在意的看了袁世凯一眼,身穿朝廷三品大员官服的他,三十岁左右,显得很年轻,却又很老成干练,神色肃敬恭谨。

  按照朝鲜目前所有的王宫规格,既要符合他的身份,又能空置出来的只有昌德宫和庆熙宫。

  昌德宫的级别有点太高了,李熙暗中算计,想让胡楚元住庆熙宫,袁世凯却听说胡楚元比较喜欢中西合璧的建筑格局,恰好只有昌德宫的石造殿算是西洋风格,他就逼迫李熙让步。

  在胡楚元身在欧洲的时候,袁世凯就已经让对昌德宫进行重新的整理,并对周边可能存在的隐蔽地点都安置人员,防止曰本人乘隙而入。

  胡楚元很快就乘坐马车前往昌德宫,并在这里正式会见李熙和闵妃,年仅三十一岁的朝鲜总督暨通商大臣袁世凯就在一旁陪同。

  袁世凯的官,升的可够快的。

  当然,人家也是拿命拼过,家里有钱有势,手腕和能力更不简单。

  胡楚元暂时将注意力放在李熙国王和闵妃的身上,这两人的年纪也不大,一个不到四十岁,看起来倒是很英武,脸上留着看似英气的黑须,实则只是一个饭桶,姓格软弱。

  闵妃倒是一个慈禧般的女强人,早早就将朝政大权都拢在手心里,她比李熙还大一岁,保养的还不错,肌肤白皙,但也没有别人传说的那么漂亮。

  在江南水乡,却也不知道多少个尤物胜她几十倍。

  一切都不过是场造化而已。

  这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