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_天下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万余人的数字有点过多的,平均每年的军饷都有2900余万清圆,实际上是一点作用都没有,这个首先得改,尽力先裁撤一半。

  绿营倒不急着大改,保持世兵制度,只用于地方维持,担任武警的职权,各省留绿营万余,归提督直辖。

  正规军采用募兵制,正式编制,全面推广大营制度,大营上面设兵团,兵团按总督辖区划分,即湖广、两广、两江、闽浙……兵团设督军管辖。

  陆军总计维持着五十个大营的规模,三十个主力营,二十个预备营,海军的水师陆营维持在十个大营的规模,海军和海防费用统一在总理海防衙门,陆军则继续发放给各省巡抚、总督,但各营的装备、编制全部要经过兵部批准。

  在全国范围,陆军都要统一装备,减少供应的难度,并尽力在国内自行生产供应。

  除了这些紧要的关系到国家安危的问题,胡楚元也提了其他几件事情。

  一是学堂和外国留学生的出仕问题,他建议给各武备学堂的毕业生授予同武举人的资格,外国留学归来,或是在国内完成大学学业,授予同举人资格;二是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成问题,与其长期扯皮,不如制定一个标准,各省拿三成,中央拿七成,绿营之类的费用就直接从各省出,不再归中央财政。

  地方如果不足,中央可以另行补给,地方的财税如果充足,中央也不用羡慕,任由地方自行斟酌使用,继续投资兴办实业,垦田设娶,开荒修路,兴办教育等等。

  中央和地方财政不足时,都不用采用增收税厘的办法,而是和银行拆借,筹集国债,实在无法调度,则可以将一部分官股出售。

  对于官营事业亏损的问题,三年之内无法解决,一律销售官股,让商人经办。

  真的要说到改革,胡楚元其实是很稳的。

  如何一步步的解决问题,他的办法也是最多的,也是目前唯一能平衡各方权益,不至于让局势失控的人。

  这一点,急于改革的光绪帝载湉、张百熙心里都非常清楚,不想改革的醇亲王、恭亲王更清楚。

  载湉。

  他对胡楚元的信任是非常之深的,对于胡楚元的能力甚至是仰慕的,他近乎拥有一种古之贤君的情艹,也真的将胡楚元当作管仲再世来看待。

  胡楚元这么一说,他就非常非常的高兴,都要胡楚元说的这些艹办。

  胡楚元倒是没有继续说什么,再怎么闹腾,醇亲王和恭亲王还不至于敢把载湉给打入冷宫,顶多是阳奉阴违,可万一把慈禧给闹腾出来,那就不好收拾了。

  所以,直隶总督这个位置,他还真的得坐稳了。

  这倒是一件麻烦事。

  更麻烦的是另外一件事……万一,光绪按照他说的这些办法搞成了,扭转了中国的局面,他还能不能将满清驱逐出去。

  这也是一个问题啊!

  从紫禁城里出来后,胡楚元重新乘车返回永郡王府,心里也是有着太多的疑问。

  他确实说不清未来了。

  唉,走一步,看一步吧……他这么想着。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