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乱_天下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使眼前不分裂,他们也有办法加快这种分裂。

  胡楚元想,你们就慢慢幻想吧。

  胡楚元就在火车上办公,他到了哪一站,稍微停留半个小时,就立刻会有新的报告通过电报网络传送过来,枢密院的佐领章京孙综源担任临时的总秘书官,负责统管这些报告和行政公文的汇集、分析工作。

  在1886年丙戌科进士中,胡楚元最看好谢元麒、杨士镶、孙综源、李锡龄、丁秉乾、陈夔龙、宋育仁、徐世昌八人,对他们的栽培也最为重视。

  当然,这些人也都是胡党中的胡党,心腹中的心腹。

  在兰州站稍作停留后,孙综源就将新的报告都提交过来,有来自机密总局,有来自陆军部的,有来自疆省的,也有来自总理府内政院的。

  孙综源有很多好的习惯,他总会将最重要的文件放在最上面,按照胡楚元的特别叮嘱,他也会在报告中夹带自己的意见。

  这对胡楚元是一个参考,对孙综源也是一种锻炼。

  识人、教人、管人、用人。

  这是曾国藩和左宗棠留给胡楚元最为宝贵的财富,他也总是在不断的培养人才,积累人才,教导人才,锻炼人才。

  只要是他的人,他能管着的人,他都会栽培,要求每个人都不间断的学习、锻炼,安排他们出国考察,适当的在外面担任一两年的大使和总领事的工作,接触欧美世界。

  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他会安排这些人先从基层的知县、知府做起,有些则在京师从章京、秘书、佐参做起,有些则调到具体的局务中,从实事做起,有些甚至派到江南制造总局、天津制造总局这样的地方。

  孙综源做过两年的知府,两年驻英参赞,又在泉州做了五年的道台,政绩出色,这才调回京师担任佐领章京,加从二品衔。

  要不了两三年,胡楚元就打算将他派往地方担任督管一省的巡抚大员。

  现在只是继续观察他,敲打他,锤炼他,磨砺他。

  机密总局给了一份秘密电报,将曰本商人在中亚地区的活动情况做了一个总结,从中挑出六个人,估测这些都是曰本部署在伊犁附近的间谍。

  在伊犁的叛军中,也肯定有多名曰本军部派出的参谋官,不过,数量更多的还是沙俄军官。

  果不其然。

  胡楚元并没有感到意外。

  中曰之间矛盾实在是太大了,不仅是地区争霸的问题,在整个经济体系,双方都处于初步的工业攀升期,以生产廉价的工业品为主要出口换汇手段。

  不击败中国,不分裂中国,不让中国目前的工业体系迅速崩溃,曰本是没有前途的。

  在沿海活动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曰本就选择绕道,通过沙俄控制的中亚地区向疆省地区渗透,扶持[***]立运动,每年都在拨出大量的经费。

  当然,真正的经费源头是法国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