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章 皇帝_死对头今天也想娶我(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的军事大权逐渐被架空,并无实际职事,明升暗贬,不过如此。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登基已一年有余,那能不大刀阔斧的整顿朝政?

  况且先帝光芒太甚,他必须在朝野军中培植自己的势力,百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之后,史官青书,他才能不湮没在先帝的身影之后。

  “小事依众谋,大事当独断”太后淡笑了一下,看着眼前和先帝年轻时有五分相像的帝王,语气温和平静:“周尚书年迈,已然心力憔悴,做事难免畏首畏尾,与你锐意进取之新政确实不符,至于安国公苏风原,此人胆略兼人,正直壮年,堪为肱骨之臣,景儿的眼光不错。”

  “儿臣亦是如此认为,只是周尚书是父皇一手提拔的老臣,历经两朝,兢兢业业数十载,功高劳苦,若是无端迁职,恐引起朝野动荡,是为不妥,因而还望母后指点一二。”

  树大根深,盘枝错节,岂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太后的手指绕着佛珠打转,沉吟片刻道:“既然是老臣了,不如允其告老还乡,颐养天年罢。”

  皇帝微微震惊:“母后?”

  “无妨,循序渐进不如一刀砍断,周修自会主动递上辞呈。”太后语带深意,“端阳是你嫡亲的姑母,明日宣她见上一面吧,也好续一续姑侄情谊。”

  皇帝眼眸微动,片刻后应了声是,母后这一句话透露的信息太多了,若他没记错,周修曾是端阳姑母的未婚夫婿,只可惜后来姑母和亲蜀国,两人的婚约便作废了。

  “还有一事,想与母后商量。”

  皇帝缓缓道:“今日早朝,有人弹劾永安伯府嫡子谢樊宠妾灭妻,品行不端,罔顾人伦,不堪承袭永安伯爵位,儿臣…想借这个由头整顿一下庙堂风气。”

  其实这件事皇帝本可以不和太后商量,爵位承袭罢了,天子予授予收,谁敢不服,只是这永安伯夫人是太后的姑母,这嫡子谢樊,则是太后的亲表弟。

  皇帝有心了。

  太后打断:“不必,谢樊骄奢淫逸,这些年没少借着本后的由头横行霸道,是该教训一番了,按照景儿说的做便是。”

  虽然是意料之中的回答,但皇帝仍然心存感动,父皇驾崩之时许多事情没来得及安排清楚,这一年多来,若非母后里外帮衬,他不一定能如此快的把持朝政。

  他修长的手指绕着茶杯边缘走了一圈,又道:“永安伯府庶三子谢施性情宽厚,温良恭俭,儿臣属意他为新的伯世子。”

  这有悖于大越嫡长为先的祖制。

  嫡长子不济,扶嫡次子便是,若是正妻膝下再无嫡子,也得先寻个庶子或从旁支过继嫡子来挂在正妻名下,方才名正言顺。

  太后摸着圆润的檀珠,片刻之间心思百转千回,景儿此言,这是对永安伯已经十分不满了。

  不,不仅如此。

  良久的沉默,不远处鎏金浮雕花卉纹琉璃香炉中檀香袅袅,安抚着殿中人的心绪,太后终于开口了。

  “大越爵位繁复,各家承袭百年,姻缘嫁娶关系复杂,动手之前,须得反复思量琢磨。”相较之前的平静的语气,已然字字严肃郑重。

  “母后说的是。”赵景感叹,太后确是一位对政治极其敏感又极其聪慧的女人,他神情颇为情动容。

  “景儿,母后这一生坎坷,虽荣华享尽但亲人挚爱尽失,如今已入暮年,别无所求,你与长青我倒是不担心,唯独放心不下夷安与彻儿,若母后百年之后,两个孩子犯了错,还望皇帝竭尽所能,帮他们一把。”

  看着眼前已经初生华发的女人,皇帝颔首应下:“母后放心,儿臣定会照顾好夷安与子川,不负母后所托。”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