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9、第 289 章_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学的宴会上并没有安排轻歌曼舞,只安排的优秀学子出来做一番才艺展示,文质彬彬的男生女生展示舞剑,剑光如龙,上下腾飞,看起来就很有杀伤力,将来必有才干的样子。豹头环眼满身纹身的男子穿着薄纱衣服,弹剑而歌,显然做过特意的安排,必须显得文武双全。

  太学学子有统一的校服,位列两边作为仪仗,充分展现太学的精神面貌,也就是太学祭酒管理的好。礼乐本来就是学子固定课程之一,随便抽出一个班来都能搞一番合奏,何况是特意抽选的才貌双全的人,出身也选了生前没有成就,死后出身慈幼院,由地府培育出来的人才。因为地府并没有规定使用乐器的礼法,他们就大大方方的用在人间算是僭越的钟鼓和编钟。

  谁不喜欢编钟呢?

  刘秀欣然看着自己请来的人,各部门的通辽,帝镇邻居,还有地府的闲散名士,那些优秀的诗人,虽然自己是皇帝,依然觉得高朋满座。地府所有的衙门并人间的城隍们都收到了邀请,能去的去,不能去的各有回文,并赋诗相贺。写不出诗的也客客气气的写一篇短文。都尉们只到了六名,其他人都表示没空。他很高兴,这次与其说是欢迎韩愈,依然是他的主场,是为了庆贺他得到了韩愈所造。

  韩愈生前见惯了大场面,他小时候虽然穷,但到后来勤于教学,认真执政,外加文采斐然,到最后达到一篇墓志铭,价值四百匹锦的价格。有钱,有名,有正气。被刘秀挽着手一一介绍了自己仰慕的古人,虽然知道死后会见到无数名流,依然为之激动。他曾做过博士(党校老师),为激励学生写了师说,门下弟子颇多,接下来的生活大概也不差。

  观察了太学一段时间,只说君子和而不同,虽然教育理念有不同,地府的太学不重视文学教育,对诗赋的教育有限,也缺乏某些教育,竟然不像人间那样拔高读书人的身份,教他们的读书习文竟是自娱自乐之用,又让好好学习的学子们去做差役的工作,还要挖土铸墙,但政治理念几乎完全一致。

  刘秀大肆夸赞那篇《谏佛骨表》写得好,偏僻入里,只可惜鸣钟敲不醒聋子。禅宗的百丈禅师才是佛家楷模——他自耕自食。

  在场的虽然也有笃信佛教的人,但能坐在这里的人都认为在国家贫瘠的时候,大搞排场的迎接佛骨是错的,你爱这个,下班之后回家念经还不够么?

  人们都在窃窃私语:“胡辣汤就是他发明的。”

  “胡椒那么贵,他怎么舍得?”

  “战阵在前,还管什么胡椒贵不贵?”

  “真的假的呀,看起来不像。”

  “不放胡椒也可以,姜芥用起来也是一样的,普通人没吃过胡椒尝不出来。”

  李世民:“我喜欢,行军打仗时喝胡辣汤很好。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