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1、番外 皇帝都会用帝炁(15)_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仇大恨面前,叨逼叨完全没有用。

  就是打金国,咬死了要打金国,金国派了无数细作疯狂散播谣言鼓动人心,弄的人心惶惶,一起宣战打不赢,又好像打其中任何一方都是向另一方低头,为了让宋人手脚之乱,辽金两国一起努力,激发宋人对所有外国的仇恨。

  不只是直接交战、敲诈勒索的辽、西夏、金三个国家,以前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皇帝,都要硬扯一个侮辱宋朝和宋人、觊觎宋人技艺高超物产丰富想抓去当奴隶的问题。

  此举不只是为了扰乱军心民心,更是期待赵匡胤能为了稳定军心说出他帝炁的作用。

  金人很迷恋他的香气,私下也有猜测,可能是他重文轻武,就有了些翰墨香,但这玩意必有用处,肯定有神异之处。就像是李隆基的鼓——别人都以为那鼓没有特殊用处,其实是他们不知道,那鼓的音色胜过阴间阳间的一切鼓,使人听了如听仙乐耳暂明。

  赵匡胤自从确认了香气的作用之后,就对自己的香气爱若珍宝,这香味只消磨别人的斗志,不会消磨自己的斗志。像寇准、王安石、岳飞等立场坚定的文臣武将也拿来试过,会稍微削弱一点杀心,但斗志依然在。

  即便是国内民心涣散,军心动荡时,他也告诫左右,这机密绝不可以外泄。等到战场上神兵天降,和刘娥打一波配合。

  他只是约见了耶律阿保机,和他歃血为盟,发誓一起针对金国,在我们打金国期间,任何矛盾都是次要的。旋即誓师出征,以岳飞为元帅,统帅三军。

  和此前所有骁将一样,岳飞的背嵬军依然追随他,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他在北宋将领中未必名列第一,但名声最大。

  赵匡胤就是登台拜帅、誓师出征时封他为武王,民心大振,军中隐隐有些争风吃醋。此举在实行之前争议很大,可是谁都没想到,这样一来,有不少陷落在辽金两地的百姓,本来胆怯的留在阎君治下,或是投奔到汉武帝、唐太宗这里,听说他们打仗总能赢。现在一听说岳飞被平反封王,纷纷扶老携幼前来投靠宋朝。

  宋朝在仁宗之后,就因为赋税太高,导致很多百姓生前当了流民,死后也不想去,跑来投奔宋国的鬼魂越来越少。

  单凭岳飞一己之力,把百姓的人数翻倍。

  这就有人开始酸他,暗戳戳的和赵匡胤说:岳飞将来可能想要取而代之,他有这个基础。一半百姓是为了他来的,您品,您细品。

  赵匡胤:“这个人是金国派来的细作,和秦桧一样。”

  王对王,将对将。

  这是两个不同的战场,皇帝互拼占据了一半的战场,将领却能带兵攻破各个城池,抢走里面的百姓和钱粮。

  单点突击时有孤军深入的危险,拉长战线会导致分兵,但这两种战法也有妙处。

  留下了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