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章 第 64 章07-28_我是八大名妃(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顺七年七月,筹备了半年之久的远航使团终于要丛京城出发了。

  不论临行前一夜有多不舍,该要走的时候还是会来,朱见深为了怕触景生情,特地遥遥站在天街前望了一眼,便转身回去,借口要处理刘敬妃丧仪的事情不再观临。

  但人走了,却留下了个小尾巴,漏月巴巴跟在白珠身后,踩着小碎步,险些追不上她的步伐。

  他们要先去起锚地刘家港,再从那儿启程。

  浩浩荡荡一行队伍,等到了刘家港,看到近百艘船只已经停在了港口,宝船约有三十余艘,其余马船、粮船、坐船、战船亦是气势雄伟,高大如楼。

  不过这比起郑和当时二百多艘的船队来说,规模裁减了一半不止,但白珠的目的不是摆阔耍帅,只要实用就成。

  大明看似□□恢宏,可这份气势是需要无数钱财在背后支撑的,而今财政收入不足,根本连打仗的消耗都难以负担,要不然以朱见深的脾性,早该对鞑靼出兵一雪前耻,也不能忍到现在了。

  钱,这是个好东西,明朝工商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可朝廷每年大部分还在靠着农业过活,这也就罢了,因为朱元璋当初制定的税收制度是将赋与役分开征调,赋以田征,分夏税和秋粮,向田主征收,而役以人用,需要力役时按户出丁,这样一来隐产瞒丁的富户得了大便宜,可苦了底层的农民,辛辛苦苦一整年,到头来是产去人口,地连阡陌,而欺隐无税,要不然也不能让沈万三那样的富户在历史上赫赫有名。

  白珠也曾提过这方面改进的法子,但说句不好听的,这是个被人有意撕开的口子,官官相护,钱权勾当,甚至和那些勋贵名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别说是白珠了,就是朱见深,身为太子储君,头上有着监国的帽子,都要三思而后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想要堵上这个漏洞,那就必须重新清查土地、户口,改革赋役制度,这何其艰难,历史上也是到了嘉靖年

  间慢慢推动,最后再有张居正施行的‘一条鞭法’,才算是给明朝暂时多延续了几十年的寿命。

  既然这钱暂时在自己国家里不好收到,那她就要去赚别的国家的钱。

  他们的第一站是鸡笼,也就是往后的台湾。

  要说这鸡笼,还有一段趣事在里头,曾经郑和下西洋时,周围的小国都对他大献殷勤,唯有这鸡笼唯恐避之不及,郑和呢,本身就有着偶像包袱,见鸡笼连一点表示也没有,自然不太喜欢这个地方,便派了使者过去做了一个恶作剧。

  他们将狗铃铛赠与鸡笼人,并对他们说这个挂在脖子上可以彰显尊贵的身份,那些鸡笼人信以为真,相互争抢,而郑和转身就嘲其为狗国。

  其实鸡笼并没有什么值得白珠留心的地方,那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