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本章都是学习,可跳_穿到明朝考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课堂,崔燮便收拾小书包,午饭也不顾得吃,匆忙跑出去追助教。

  他是学过武的人,身轻步健,谢助教走得又不甚快,追出诚义堂学舍,没跑多远就赶到了谢经身后。他们走的方向一和般去膳堂或号房的学生正是相反的,路上极清静,他还没凑上去谢经就先回了头。

  崔燮与他目光相对,立住脚说:“方才先生说,我等可以过来补课……”

  谢助教先看了看彝伦堂外立的漏壶,见时间还早,便点了头,把他带回助教休息的隔间里。屋里其时还有两位助教在,也没什么正经事,都闲着看书,见来了个小学生,倒都新鲜的看了两眼。

  谢助教跟他们说了学生的名字,又把两位助教介绍给他,待他行过礼,便把他扯到自己位上问道:“你想把前几天的课业补上?”

  崔燮恭恭敬敬地拱手应道:“正是……若是还想向助教请教《书》经也可以么?学生读《大学》时,常见文中引用《尚书》中的句子。虽然先生当时教了如何解读,但学生翻及原经时,却常有看不懂的,学生业师又是治《诗》的,有些地方不能详解。望请助教教我读《书》……”

  谢助教道:“你本业是治《诗》的,真要从我读《书》么?这可是于你本经无益,于你的举业也不见得有好处的。”

  崔燮疑惑地看着他。

  谢助教瞥了他一眼,解释道:“你若能专心读好你的《诗》,依你入监时的文章,后年的解试便有机会搏上一搏,十九岁可望下场会试。若是多治一经,耗的可都是你课本经、作文章的工夫。三年后若不中第,世间人才辈出,谁还记得你这个小三元案首?”

  崔燮愣了愣,倒有些担心时间拖长了,中间崔榷从云南回来,再给他找什么麻烦。

  可是五经之中如今他只正式学了诗经,剩下的都是自己囫囵背的,作文章时只能恪守章句传注,加些通鉴里的史料。引用别的经义时,总怕有哪句用典或解释写错了。照这么写下去,他怕现代的积淀用尽后,自己的思路被束缚得越来越窄,写到后头就只能一篇抄一篇地重复自己了。

  在县里时还能糊弄着,京里到处都是真正的治学、文章大师,他还糊弄得过去吗?

  他咬了咬牙,抬头望着谢助教,恳切地说:“学生只是恨自己从前读的书太少,如今得入国学读书,就想尽力多学一些。望先生教我。”

  旁边两位助教也劝道:“咱们在国学里就是教书的,难得遇上学生爱学,多教他一些又能怎么?”

  谢经道:“他这么个年纪、学识,就要撇下本经再治别的,岂不如才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