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7章 征讨巴蜀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歌答道:“禀圣上,探子上报,伪夏共有兵马十一万。其中四万人是去年刚招募的新兵,战力一般。”洪武帝若有所思:“跟朕猜测的差不多。明升手里能打的兵马也就六七万左右。朕准备兵分两路,驻扎湖广的八万明军沿长江而上。另一路则从驻扎陕西的明军中抽调六万人,从陇西南下。两路大军水陆并进,如铁钳一般直取重庆。魏国公,你认为朕的用兵方略是否可行?”

  徐达拱手道:“圣上的方略乃上上之策。水陆并进将让明升难以防范。”

  洪武帝问胡惟庸:“胡惟庸,十四万大军的军饷、粮草你们中书省是否可以保障?”

  胡惟庸面露难色,可他还是咬牙说道:“圣上放心,臣就是钻山打洞也要为征蜀大军筹集足够的军饷粮草。”

  洪武帝命令道:“朕已想好。命征南将军汤和带领湖广八万驻军西进,廖永忠为副将,统领大明长江水师协助。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率陕西驻军六万人南下。”

  廖永忠和傅友德出班叩首:“臣领旨。”

  洪武帝又道:“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常歌,战前的敌营情报由你们仪鸾司负责!哦,可以让朱久协助你。”

  常歌叩首:“微臣领旨。”

  下了朝,常歌返回了亲军都尉府,找到千户朱九。朱九自吴王府时期就负责往张士诚、明升、陈友定、伪元军中派遣内应。据说他是洪武帝的远亲。此人一向低调,然而连指挥使毛骧都要敬他三分。

  朱九已经年逾五旬。常歌在职位上虽高于他,见到他还是颇为恭敬的行礼道:“老前辈,有礼了。”

  朱久拱手还礼:“常大使如此大礼,卑职受不起。”

  常歌笑道:“老前辈,圣上即将派大军征讨伪夏明升。让我们仪鸾司负责敌营情报事。圣上说让老前辈协助晚辈。”

  朱久道:“常大使来的正是时候!我们策反了伪夏枢密院的副承旨。这副承旨一职,相当于咱们的兵部值方司主事。官位虽不高,整个伪夏军的布防状况、兵员军械配置却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常歌大喜过望:“这人现在何处?还在伪夏都城重庆么?”

  朱久道:“我们的人已经帮着这人逃出了重庆,正在赶往应天的途中。卑职预计三四天内就能到应天了。”

  常歌道:“太好了!这人一到应天,伪夏军在大明王师面前就毫无秘密可言!不知老前辈是如何策反如此重要的一个人的?”

  朱九好不隐瞒,将策反的事情全部告诉了常歌。

  伪夏枢密院中有一位正五品副承旨,名叫高进。此人三十来岁,是巴蜀当地的士族出身。生性不羁,风流倜傥,颇有才学。明升、明玉珍父子跟三国时的昭烈皇帝刘玄德一样,都属于外来政权。割据巴蜀之后自然要任用当地士族为官,巩固政权。

  高进因此被召入枢密院听用。伪夏的枢密院类似于大明的大都督府加兵部,掌管军事。高进是文人,不懂打仗,却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他的上司便让他负责绘制各地驻军布防图、撰写兵制表。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