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2页_如意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人唏嘘不已,看到新来的谭义默不作声,问他,“老兄,你什么情况啊?”

  谭义打心底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在外企做到中层干部,和这些没啥文化苦出身的泥腿子们不同,但失业后久久找不到正经工作,沦落到街头打零工,很羞耻,不想提及过去,含含糊糊说:“公司倒闭了,找份来钱快的活,过渡一下。”

  有人问:“你没再找别的工作?”

  谭义苦笑,“人到中年,再就业,哪那么容易。”

  在求职市场中,35岁是道坎儿,况且他40岁,不管技术岗还是管理岗,比他年轻的人更有竞争力。即使工资低,去做小兵,人家也不要,说年纪大的人不好管理,缺乏工作热情。他不服,说我还没开始干活呢,你怎么知道我工作不热情,小年轻上级尴尬地笑笑,用人不就图舒服吗,你年纪比我大,我使唤你心里不舒服,你心里也不舒服,再说这种后勤小岗位你做屈才,还是走出舒适圈,创业去吧。

  他想也是条出路,就去创业,没经验,加上急于求成,上了骗子的贼当,资金赔得精光,还欠了一屁股债,要不是大哥一家伸出援手,房子都要抵押出去还债。

  回想前半生也算顺风顺水,大学毕业,踏入社会,怀揣梦想,面对招聘官,侃侃而谈未来的职业规划,进入外企,一步步晋升为中层领导,薪资待遇让人羡慕,买车、按揭买房,和妻子响应国家号召生二胎,眼瞅着生活蒸蒸日上,没想到失业找上他。

  行业清退大龄员工已不是秘密,他本应提起警惕,早做打算,然而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大女儿要补习费,老婆快要生二胎了,借侄女的钱多少要还一点,她也失业了,情况同样艰难。

  沉重的经济压力施加在他的肩膀上、心灵上,没有时间留给他去找份体面的工作,不论什么活,只要给现金,他就干,抱着这样的想法,有一天,他加入打零工的队伍,放下自尊,干着干着,好像没有起初那么难以忍受了。

  他感慨的同时,引发众人的共鸣,纷纷吐槽职场年龄歧视,小有文化的人说范进54岁中举,封建社会科举考试还不限制年龄呢,咋文明社会还倒退了呢,35岁后人疯了还是傻了,为啥不能用?

  打零工的老手们嘲笑这拨新入行的菜鸟们闲出屁了,不如躺在路边小睡一会儿,养养精神,或者凑几个人打打扑克,发呆都比浪费唾沫星子强,说得口干舌燥,还得花钱买水,这拨新人,估计都不知道带喝的吃的,所谓经验,都是要交学费的,他们也不例外。

  最后乐天派为大家打气,“他们坐班的钱一月一给,我们流动工的钱一日一给,都一样。”

  这时一辆面包车驶过,众人一哄而上,以为来活了,岂料只是过路的人,车主降下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