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九章 计划开始_七零之位面垃圾商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S市城市建设开始之后,余简又开始忙了起来。

  作为地处南方的城市,S市土质松软,在处理建筑相关问题的时候,要在意更多的问题。

  其实不止是S市,Z省大部分地区都有类似的问题,因为土质过于松软,在造房子的时候就需要打造更夯实的地基,但即便如此,一不小心都会出现坍塌的问题。

  刘教授作为建筑系的教授,带着一群学生四处勘测地形,根据实际的地形情况绘制更标准的的地图,以此作为基准,规划整体布局。

  首先是市中心,一个城市想要得到第一时间的认可,标志性建筑必不可缺,如何确定城市中心就是一个问题,如何设计中心地标,又是另一个问题。

  其次是各种建筑的分布。

  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区、学校、医院、消防局、电力局、垃圾站……不管现在是否有能力建造出合格的建筑,都需要将这些考虑在内,以供未来发展需求。

  除此之外,道路交通线也需要考虑在内。

  为此刘教授几乎三天两头都会带领学生召开会议,以确定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建筑。

  这些会议偶尔余简也会参加,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出未来的意见,比如说在规划时要预留出足够的地下交通空间,为未来规划地铁线做打算。

  比如说公共交通的道路空间。

  再比如说要考虑到未来家庭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汽车的情况。

  当然,并不是余简的每一个提议都会得到无条件认可,地铁线这一点,因为目前国外已经有了相关的配备,倒是得到了一致通过,但是说到汽车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给出了反对的意见。

  原因很简单,这年头一个家庭里能有一辆自行车,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汽车是只有高端人士才会配备的交通工具,根本没必要在设计小区时考虑停放汽车的问题。

  就算真有那一天,肯定也会到很多年后才会出现,这时候完全没必要考虑这一点。

  对于这样的意见,余简并不觉得诧异,她也没有强制性要求所有人听她的,只是退而求其次,要求在设计居民区和商业区的时候,周围能有足够的空间用于种植绿植。

  以及居民区楼与楼之间的距离相对开阔一些,免得过于拥挤。

  这次的意见并没有得到反对。

  很长一段时间,余简都是作为“补充者”的身份出现在会议上,提供和补充一些她的意见和想法,比如说消防局,这时候人们对于消防局的了解并不深,余简也不强求他们一定要了解,只是强制要求在每一栋楼附近留有一定的消防空间。

  这样的要求并不严苛,即便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意见很奇怪,但还是按照余简的要求进行设计。

  倒是刘教授几次与余简深入交谈关于建筑消防的问题,以及相关一些建筑的设计问题。

  这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