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十六章 选择与被选择(二)_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优势的时候,日本对袁世凯尚且有利用价值。事实证明日本不是人民党对手的当下,袁世凯最好的选择莫过于落井下石。

  在日军下定决心“哪怕损失惨重也不能败给北洋”,并且尽力做好了防御准备的时候。北洋第四军军长吴佩孚指挥着他的部队开始向日照发动了进攻。

  战争在打法没什么本质区别,即便是师承解放军的工农革命军也没有创造出什么本质上与众不同的玩意。

  战前都要侦查,工农革命军除了靠飞机,也得靠骑兵与陆上侦察兵。吴佩孚没有飞机,就靠望远镜与骑兵,而且北洋第四军也升起了观察气球,好歹弥补了高空侦察的缺憾。

  工农革命军战前要炮火准备,除了火箭炮之外,工农革命军的大口径火炮甚至不如北洋第四军这个整编英式装备的军队。日军不仅有师团附属的炮兵,还有舰炮助阵。双方轰轰隆隆的一通对轰之后,步兵战终于开始了。

  解放军的步兵是世界最强的步兵,并不是因为创造出了什么,而是这支伟大的军队拥有一往无前的进攻精神。解放军的土木工程冠绝世界,但战壕不是为了静止的防御,而是在向敌人发动进攻之前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而之字形战壕的挖掘也不是解放军的独创,至少太平天国时代就有类似的战法。那时候太平天国攻打城市的时候,通过战壕挖到敌人城门或者城墙之下,塞进去装满了炸药的棺材,轰隆一声巨响,城墙或者城门被破坏,太平天国的士兵们一拥而入。

  将攻击与防御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使用当前的技术,最大限度的使用已经掌握的最新技术。而且最大限度的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这些战争理念在任何一所还算称职的军校中都是这么教育的。然而把这些教育,这这种认知,通过实践彻底融入一支军队骨髓的,融入一支军队灵魂的,并且把这些用一种军事理念提炼总结的,在陈克的历史上只有解放军一家。

  其他的军队就只能似是而非的去做这些。吴佩孚统辖的第四军是一支英械部队,吴佩孚是个好学的人,战前他也学着工农革命军的模样挖掘了一些战壕。这些战壕在日军疯狂的炮击下的确起了不小的作用,若是按照以前北洋军的做法,步兵们成集群的待在一起,在密集的炮火中,伤亡绝对不会小。

  日军和北洋军都缺乏弹药,即便是日本海军也一样。随着炮弹逐渐开始稀疏。吴佩孚作为进攻方的指挥官率先发布了冲锋的命令,北洋军的先头部队跑出战壕,向日军方向摸了过去。

  战斗最初的损失都是在这些火力试探中产生的。哪怕是冷兵器时代,先锋部队也是精锐部队,他们要持续不断的试探敌人的“杀伤力投放能力”,如果发现自己的杀伤力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