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 明十四陵_我当方士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细看了看泛黄的古书,也没什么奇特的地方,回头问霍谦。

  “你见多识广,这本书有没有听说过?”

  “洛玄神策?”霍谦想了想摇摇头,肯定的说。“我对古书没多少研究,这书没听有人提及过。”

  “我家老头子有一个不为人知点藏书房,里面的书包罗万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有,其中有一本记载了一件很有意思的故事。”我心平气和的说。

  “哥,啥故事,讲讲听听。”

  “明朝迁都京师后,在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自永乐七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我说。

  “这个我知道,你说的是明十三陵,十三陵和这本书有什么关系?”霍谦诧异的问。

  “其实还有一座史书上没有记载的陵墓!”

  “还有一座?!”越雷霆和霍谦茫然的对视。

  “明十四陵!”我说

  “明十四陵?!”霍谦一愣不解的说。“不是明十三陵吗……从来没听说过明十四陵?”

  “雁回,你是不是记错了,明十三陵在京师,我前不久还去过,怎么又跑出一个明十四陵?”越雷霆很肯定的说。

  “朱元璋破元立明,开创了明朝两百年基业,其中开国元勋刘伯温功不可没,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易经擅占卜,据说朱元璋一日正吃烧饼,刚咬一口,内侍传报军师刘伯温见驾,于是,朱元璋便拿一金器皿,把吃了一口的烧饼盖住,然后问刘伯温知不知道盘中是何物,刘伯温掐指一算对答:半似日兮半如月,定是金龙咬一缺。朱元璋见刘伯温算得很准,于是开始要他演算五百年的历史变迁状况。”我慢慢解释。

  “这就是后世流传的《烧饼歌》。”霍谦笑了笑说。

  “其实不是,刘伯温真要能推演后世五百里的历史变迁,明朝又岂会灭亡。”我摇着头说。

  “哥,你快说啊,到底是什么?”萧连山急了。

  “朱元璋担心自己一手建立的明朝,终究有一天会和前朝一样土崩瓦解,要刘伯温推算明朝亡于什么原因。”我淡淡一笑接着说。“刘伯温指着朱元璋面前不假思索的对答:烧饼有缺,月有圆缺,是指明朝,朱元璋用金器遮盖,令日月无光,推算明亡于金!”

  “明亡于金!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来改国号为大清。”霍谦惊叹不已。“大清入关推翻明朝取而代之,刘伯温果然一语中的。”

  “朱元璋又问刘伯温亡于什么原因。”我搓着手指继续说。“刘伯温对答如流,上金下缺,亡于缺钱!”

  “又说对了,明末国库空虚,导致通货紧缩,经济萧条,而且崇祯初年,连年大旱,又有清军,银子不够,朝廷内部勾心斗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