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六章 时代更迭,新旧特产(1)_粤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很多人吃。”

  卞赛说:“呵呵,那是无中生有,创作出来的啦。我以前刚到阳县的时候,没有这句顺口溜。那时候说的是,阳县五食。一鸡二猪三鱼四豆五麦。都是正经的特产。后来有人找出了一个失传的手艺……叫做麦秆织,顾名思义,用麦秆来编织出各种工艺品售卖。这种艺术无形的东西,就好卖高价了,渐渐地,又有了新的口号标语,就变成了阳县三宝了!”

  盯着那做得很是那么一回事的招牌看了好一会儿,林小麦说:“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是真的呢。”

  卞赛好像有些情绪低落,说:“走吧,鸡公粿在前面。”

  一边走,麦希明一边问卞赛:“卞姐,你刚才说的一鸡二猪三鱼四豆五麦,分别是什么东西呢?”

  卞姐反问:“你猜?”

  麦希明很是淡定地数起来:“一鸡,自然就是阳县公鸡了。身高体壮,讲究血红冠油黄爪,鎏金毛铁青尾。最后一个五麦,应该就是指此处的小麦,无论是麦羹也好,麦秆草也好,都自它身上来。属于……大家对土地的深情?这中间的三个嘛……”

  卞姐咭咭笑起来:“嗯,说得不错,跟网上说的一样!”

  在林小麦欢乐笑声中,麦希明挠了挠鼻尖,倒没什么扭捏的:“初来乍到,一无所知,在网上查资料是最快的方法。”

  “麦总,你的方法毫无疑问是最高效快捷的。不过网络上的信息难免有所参差不齐,需要仔细辨别。一不小心,就会被误导……”

  麦希明脑海里浮现出自己第一次和林小麦去网红店探店那翻车画面,深有戚戚焉地“嗯”了一声。卞赛看了他一眼,眼光忽地变得柔软,笑着说:“所以格物致知,亲身体验而实践,才是最好方法……不好意思,我上了年纪了,是不是太啰嗦了点?”

  摇了摇头,麦希明说:“不,您说得很有道理。”

  卞赛说:“话说回来吧。排行第二的,是本地的走山猪,肉质爽口,无论做烧猪、蒸猪还是做别的菜,味道一流。鱼,也是山塘鱼。这一片从前有过火山,山地运动之下,存在无数山顶湖。那些湖里养的鱼,性情凶猛,肉质紧实。阳县人讲究‘老鱼嫩猪’的吃法,也就是鱼要吃养几年的,猪要吃小的,那样口感最好……”

  卞赛正说得起劲,旁边忽地传来一阵咕咕叫,声音很是嘹亮,还带着九曲十八弯的变调儿,顿时引得卞赛和麦希明都看了过去,看到的是林小麦捂着自己肚子,羞得满脸通红的模样:“不好意思……我……饿了……”

  卞赛顿时乐了:“哈!茶消脂梨开胃,你一大早喝了那么多茶,当然饿了。马上就到了,就是这家,老字号鸡公粿。来来。”

  这家老字号鸡公粿,店面极狭,进门右手边是隔间出来的厨房,大马力抽风机开得呼呼直响,这么一占了位置,进门过道就仅容两人并肩而行了。

  就这么窄的地方,居然还被店家安装了一条对墙吃的条桌。于是就只能单人通过。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