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七十七章 智能恒温衣的产能问题(劳动节快乐!)_我在大学当校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后,叶建华脸上露出难色,只得硬着头皮对陈灏说道:“陈董,丁、丁总来了,就在门口。”

  光华接手后,厂房改造的第一步就是引入了光华大学的智能安防系统(其实就是蛋蛋接管了),丁世忠想进也进不来。

  似乎怕陈灏误解,叶建华又连忙补充了一句。

  “陈董,绝对不是我透露您行踪的!”

  “让他进来吧。”陈灏也没有为难叶建华,对方没必要这么做,肯定是自己刚到工厂的时候,就有人联系丁世忠了。

  毕竟l1工厂过去是安踏所持有,这么多工人总有几个眼线。

  丁世忠找自己的原因也很简单,是想在鞋子上进行合作。

  因为考虑到边防哨兵的恶劣环境,陈灏觉得光是智能恒温衣可能还不够,于是决定单独为边防哨兵们配上使用自适应变温材料的鞋子和手套。

  手套还好说,工厂就能解决,但是鞋子没那么简单。

  再三斟酌,考虑到时效问题,最后还是联系丁世忠,由安踏帮忙解决了鞋子的问题。

  可也是这样,让丁世忠又有了新的目标。

  那便是:智能恒温鞋!

  毕竟对安踏来说,鞋子才是主营业务,运动服装业务可以被影响,但是鞋子不行。

  虽然丁世忠态度放得很低,但陈灏还是没有答应。

  智能恒温衣的横空出世可以说是打破了一个行业现有的规则,得罪的相关利益群体已经不少了。

  如果再加上智能恒温鞋的话,还得面临耐克、阿迪达斯、彪马几大三大巨头的反击,暂时没必要。

  先等把服装行业的霸主地位稳定住后再展开下一步。

  步子不能迈得太大。

  ……

  鲤城到鹭岛的高速公路上。

  坐在后排闭目沉思的陈灏想起一件事情,睁开眼睛。

  “邓慧,陈冲教授那里的进展如何了?”

  坐在副驾驶上处理学校事务的邓慧停下手上的动作,然后头往后微微一倾,回答道:“陈冲教授最新汇报是昨天晚上,说是上限已经突破至600℃了。”

  “那距离成功不远了。”陈灏轻声念了声。

  邓慧忍不住问了句,“对了校长,等陈冲教授这里取得成功后,那咱们消防这一块要捐多少?”

  “我们国家消防官兵有多少?”陈灏问道。

  “卫处长说有**万人。”卫处长是国家应急管理部的一个干部,也是此次负责与光华对接的政府人员。

  国内消防官兵究竟有多少?

  准确的数字并没有公开,毕竟这也算是军事秘密。

  当然,特事特办,所以对陈灏并没有隐瞒。

  二十多万人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要捐多少得好好想想。

  不要看这个总数很吓人,但实际上消防一词包含两层意思:消是灭火、防是防火。

  真正冲上一线的灭火人员总数估计不到20万人。

  而且还要分省,比如岭南省消防编制总数为5900人(2015年的数据),而东山省政府专职消防员总数高达万人(含合同工)。

  多的省份上万人,少的省份也有千余人。

  思索一番后,陈灏也做好了决定。

  “等陈冲教授那里攻克了,立马安排工厂这里生产,对全国各省的消防队定向捐赠1000套消防特供版本智能恒温衣,合计万套吧。”

  邓慧惊道:“校长,这会不会有点多啊?”

  加上之前对边海防哨兵捐赠的17000万套(8500人,一人两套),这都破5万套了。

  而且这些特供版本的用料和技术比普通民供版本更复杂,光以成本就近1亿元了!

  陈灏摇摇头,“不多,就这么定了。”

  军方那里全军换装的话,至少400万套智能作战衣,这5万套就当是军方采购的回赠了。

  “好的,校长。”陈灏都这么说了,邓慧也没话说。

  只是心中对校长的敬佩又浓郁了几分。

  另一边。

  再次被陈灏拒绝的安踏集团老总丁世忠现身在一处实验室内。

  在他的身旁,是一位业界享负盛名的科学家。

  “黄教授,怎么样,能破解得了吗?”

  ps:家人们,劳动节快乐!

  还有一章,会晚点。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