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1章 捐赠军需物资_程弯弯赵大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冷,当地每年都冻死不少人。”一商人和程弯弯坐着闲聊,“今年有了棉花,而且种的还不少,家家户户都有新衣有棉被,那边的百姓们听说棉花是穗恭人提出推广强制栽种的,最初还有些不情愿,如今,穗恭人这个名号家喻户晓,人人都感恩戴德呢。”

  程弯弯笑起来:“那看来明年的棉花推广会顺利许多。”

  今年是必须全国推广,大山身为掌棉令史,身上的担子那不是一般的重,从秋天开始就在各村各户收集棉种,一天天就没个闲下来的时候。

  “穗恭人的这些棉质里衣卖的也特别好。”这商人眉开眼笑,“这次我来,再要两万件。”

  程弯弯点头,具体细节让言掌柜去洽谈。

  今年共收购棉花两三百万斤,其中一百五十万斤做成了棉质里衣,一百多万件的衣裳听起来多,但有这么多商人前来拿货,最少都是五千件起步,还不到十二月份,所有的棉质里衣就已经被抢购一空了,程弯弯和曹氏绣坊都赚了个盆满钵满。

  棉质里衣全部制作完毕后,绣坊开始加工厚棉被和冬衣,这是打算送去京城的军需物资。

  北方的冬天冷,要是有战事,朝廷会给军中发放御寒物资,但京城驻军基本上很少参战,那些军中小兵大部分是穷苦人家,全靠一身正气过冬。

  她捐赠抗寒物资,一来是皇帝大方赏赐各种东西,她自然也不能小气,二来,她想给自己立名,走到四品恭人这一步,她已经无法再低调了,既然低调不了,那就努力往上走。

  只有你走到足够高的位置,只有你有足够大的价值,你才永远不会被人拉下马。

  程弯弯顶着寒风去了一趟湖州,去见湖州知府祝大人。

  祝知府正在审案,看到程弯弯过来,加快了审案进度,审完后立即去偏厅。

  “见过祝大人。”程弯弯站起身行了个常礼,她虽然也是四品,但妇人的四品和男子的四品全然不一样,该行礼还是得行礼。

  她笑着道,“突然造访,没有打扰到大人办公吧?”

  “穗恭人什么时候来都行,只要看到穗恭人,就总觉得有好事要来了。”祝知府大笑起来,“坐吧坐吧。”

  他在知府这个位置上也有好几年了,如今虽然有了那么一丢丢的政绩,但其实跟他关系不大,所以他没有升官的可能,他也想学穗恭人一样,随时随地都能搞出大动静,奈何,没有这样的本事。

  “我今年收购了许多棉花,将其中一部分做成军用的冬衣冬被,打算以湖州的名义捐献给朝廷。”她笑着开口道,“从湖州去京城,路上太远了,护送这么多物资,怕是要走上一个月,路上风险太大,还请祝大人好好安排一下。”

  祝知府一脸不敢相信。

  他其实一直有暗暗关注穗恭人的情况,听说穗恭人在帮朝廷试验外国进贡的新物种,除此之外,所有时间都花在生意上,各类生意全面开花,尤其是冬天的棉质里衣,卖的那是相当好,许多商人想进货都没资格……明明可以用棉花赚更多的钱,穗恭人竟然要捐赠给朝廷?

  所以,他一直做不出政绩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格局太小了么?

  见他不说话,程弯弯不由询问:“祝大人是有什么顾忌吗?”

  “不不不,我是感叹穗恭人竟能如此大方。”祝知府开口道,“请问一共是多少物资?”

  她回答道:“我打听过,京城驻守的军人一共是三万余人,所以我准备了六斤冬被和冬衣各三万件。”

  祝知府吸了一口凉气,按这个斤两来算,至少耗费了五十万斤棉花。

  据说今年棉花收购价是二十文钱,那就是一万两银子,这还不算人工费和其他费用……只想默默地说一句,穗恭人不仅有格局,还有钱。

  他就算是有这个心,也没这个力。

  还好穗恭人是以湖州名义捐赠,他这个知府也能出点绵薄之力。

  “我先替北方的军人们谢过穗恭人了。”祝知府站起身,“穗恭人放心,这事情就交给我去办了,年底之前一定送到。”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