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五章:来源确定_摘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尖锐的娇喝声猛地响起,下一刻就见脸色阴沉,却又带点儿说不出羞耻感的孙青儿冲进来。

  见室里所有人齐刷刷转头望向她,本就脸蛋儿怒红的孙青儿瞬间呆滞。

  “青儿,李亮要开始讨论会了,好好听好好看,一天打打闹闹像什么样子?”张之路面露尴尬,连忙对孙青儿摆手。

  门口,孙青儿又恶狠狠瞪了眼观鼻、鼻观心的钱不庭一眼,沉吸了好一口气,才甩手走向张之路。

  人群一侧、眼尖的李黛见到孙青儿此刻连耳垂都红了去,又不留痕迹瞥了钱不庭一眼,嘴角浅勾笑意。

  ……

  “按照小阳对于李罗生死亡日期的说法,我对先前的寻找思路做了调整,发现自夏仁宗1139年即位至1160年这二十二年间,陇南大理石通过西夏辖境,共有四次运往榆市以及榆市附近的记录。”

  李亮长舒口气,望着板报正对面的夜执阳,朗声道。

  “第一条是《嘉宁监军司志》中记载,大庆元年,有一批大理石从会州一带出发,沿着应理洲一带北上到兴庆府,又东南而下,路过盐州直达嘉宁监军司的长城岭。”

  “第二条来自《左厢军录》记载,大庆二年,左厢神勇军司觉察到大金在太原府那边调集兵马,以为战事即将爆发,便从陇州一带沿着好水川,西安州、萌井、夏州等地运来一批大理石,中途给银州西北存放一批,绝大部分运送到了左厢神勇军司以北。”

  说罢第一条线索,见夜执阳眉头紧皱并没有什么反应,李亮干咳一声,又忙是介绍起第二条。

  “好水川?西安州?”

  听到两个极为耳熟的边境名字,夜执阳发沉的眸子瞬间爆射出两道明亮光芒。

  “嗯,小阳对这两个地儿有印象?”李亮连忙点头。

  岂止有印象嘞…夜执阳脸上的笑意越发浓郁,对李亮点头道:“亮哥继续说。”

  “哦哦、第三条线索是从《靖县志》得来的,说是天盛三年,龙州堡一带有一座山口出现自燃情况,当地步跋子以为是山妖作祟,特意请求加固军事防御,这批石料是从卓啰和南军司沿着顺洲,也就是今天的宁省灵市,先去的摊粮城,又返下来到龙州堡。”

  李亮说起第三条线索时,夜执阳面色并无异常。

  “最后一条是《天盛工事详录》中记载,天盛七年,废墟十载的河曲地带重建缓慢,特意从卓啰和南军司调了一批石料沿着会州、静塞军司、夏州、最后北上去的河曲。”

  “不过…这部史料编本并没有记录石料队伍有没有在榆市停留。”说起这一点,李亮面露难色,最后挠头道:“我的线索整理完毕了。”

  李亮话罢,办公室里除了孙青儿时不时瞪着钱不庭,其余人无不是将视线转在为首的林丹生身上。

  “这个…流程就不走了吧,师弟你直接分析就行。”

  又到了林丹生倍感焦虑的环节,这次这位文物局长倒不墨迹,转口就将话题抛给夜执阳。

  都到了如此细致的领域,就算他们想发表个三言两语,也是驴头不对马嘴,等这个项目有个大体报告,大不了他们再多看几眼,能应对以后来榆市的考古专家即可。

  “夜干事就直接分析吧。”张之路也点头笑道。

  “想必小阳心中已有答案了吧。”李林堂也附和一声。

  “的确”

  夜执阳更是直接。

  “不出意外,建造地宫的大理石,就是第二条线索中,银州西北放下的那一批。”

  ……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