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五章 梧州制造局_永历十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云南和两湖当面的清军动态,李兴现在并不清楚,因为他的军情司刚刚构建不久,时下只在广东活动,至于云南和湖广却是鞭长莫及。

  而通过这数月以来和罗可铎的攻防战,李兴也在总结各次战役的得失,虽说他阵斩了伪清郡王,但是在几次的守山之战中,暴露的问题也不少,尤其严重的就是火铳的精度和杀伤力较之建奴的汉军差距比较大。

  当年孔有德在莱登叛乱,将孙元化苦心打造的火器装备以及大量的火器工匠尽数带到了满洲,奴酋洪太大喜过望加他为恭顺王,称其兵为天佑兵,至此建奴方面的武器始强于中国。

  第一次梧州会战靖南军仗着状元山和天胜岭的地利和清军作战,第一镇和第二镇伤亡竟达到五千人,这些将士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汉军的火铳兵射杀。

  此次狮卧山之战,习练戚家军和白杆兵军阵的军帅府直属伤亡达到两千余人,大多就是死于线国安麾下汉军火铳兵之手。

  按李兴的设想是要派人去澳门或学或买或者抢,先弄几个葡萄牙人的武器回来研究。

  然而刚刚报名进入军帅府当书办的周士相和王文斌却跟李兴说本朝在崇祯年间便研发出了遂发枪。

  只不过威力不是太大,而且工艺比较繁琐,往往一柄遂发枪所需的成本就是普通火铳的数倍。

  崇祯十年,明代火器专家毕懋康就制作了燧发枪。它的构造和性能与以前的鸟铳无大差异,主要是改进了发火装置。

  自生火铳的出现,将我国使用了两百多年的火绳点火法,改进为燧石发火。

  毕懋康记载的是撞击式燧发枪,扣板机龙头下压,因弹簧的作用与火石磨擦发火。这样,不但克服了风雨对射击造成的困难,而且不须用手按龙头,使瞄准较为准确,随时都可发射。

  燧发枪配有火石自动打火装置,不怕风雨并不须事先火绳点火,发射速度与精确度大为提升。

  李兴大为震惊,在他的认知中,明末的统治阶级其实很烂,齐党、楚党、东林党、阉党、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断的党争严重摧残着这个老大帝国的命脉,而那些藩王、勋贵以及士绅阶级则拼命地吸食着这个国家的血液。

  然而就是这个老大帝国在王朝的落日余晖下打赢了料罗湾海战,打的当时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退出澎湖,而荷兰则每年赔偿郑芝龙和明朝方面价值十二万法郎的银币。

  自古以来华夏就不缺乏开拓进取的人才,无论是科技还是军事方面,大明与其说是亡于流寇,却不如说是亡于宗藩,士大夫阶层,大量的土地兼并使得无数的百姓沦为流民。

  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剿之不尽,杀之不绝,无它,民无衣食可养也。

  但是这些并不妨碍华夏科技方面的发展,无论是徐光启的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