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一章 围城_永历十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兴率大军离开肇庆后,由于广东清军坚壁清野,主力全部退回广州,所以各部进展极为迅速,至十二月初五便抵达广州城下。

  广州东城是北宋熙宁年间在古越城基础上所建,东城建成后,以县署为中心,接连南北城门和东西通道的纵横街道。

  南宋年间,宋廷偏安,视外贸税收为主要财源,于是在城南珠江北岸设市舶司。市舶司设立以后,珠江北岸这一带便兴旺起来,几年以后此地便成了广州的南城,尔后和东城一块合并为广州府城。

  洪武年间,镇守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府城,将原东、西、子、南四城连而为一,又将广州城向北拓至越秀山一带,这便形成了今日广州城的规模。

  广州是岭南地区唯一的通商口岸,贸易极其发达,故羊城富庶天下闻名。南都陷落以后,大量不愿剔发的百姓随同明朝官员往岭南逃难,使得广州的人口剧增。

  永历四年即伪清顺治七年,尚可喜和耿继茂以李成栋破广州,即在广州发动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时广州十室九空,史称庚寅之劫,让羊城一夜之间沦为人间地狱。

  后清廷以广东筹尚可喜等人南下之功,为了充实广州以供养两藩汉军,尚可喜和耿继茂又将周左各县人口迁往省城,至永历十三年广州却又渐渐繁荣起来,时下城中人口不下十余万。

  李兴兵临广州即在广州西北布下了营垒,北依越秀山,西临金子湾,连营十余里,又在西山高地及高岗古道设置了炮兵阵地。

  靖南军自歼灭罗可铎和线国安后,所获火炮甚多,李兴此来却是带了三百余门大小火炮。

  当日王兴部七千余人也抵达广州城下,至此合击广州的明军达到了四万五千余人。

  清廷平南王尚可喜、两广总督李率泰、靖南将军哈哈木、肇庆总兵许尔显等人闻得明军兵临城下,也是连忙上城观测军情。

  清廷广州绿营总兵林善至、韶州副将孔国治等一众绿营将佐,看到城外的明军营垒分明,旌旗蔽日,那火炮阵地更是一眼望不到头,顿时一个个头皮发麻。

  就是李率泰和哈哈木也是拿眼看向尚可喜,想知道平南王面对如此局势可有良策。

  尚可喜绷着一张脸,死死地盯着明军的营垒,陡然大笑道:“诸位将军不必犹疑,贼寇依西北下寨,我广州有金子湾作为屏障,贼寇若要大举进兵,必然主攻西城,而我城中守军近三万,如何守不住广州。”

  然而出乎尚可喜意料的事情发生了,靖南军至广州后,除了架设在高岗古道的火炮不停地开炮轰击广州城墙之外,其余军马并不攻城,而是从广州周左征发了大量的民夫开始沿着广州城外围挖掘壕沟。

  明军的异常,使得守城的清军均是疑惑,广州可不是一般的小城,整个城围足有近四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