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7章 朝廷局势_王爷的暴躁小丫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就已经战功赫赫,更是在军中威望极盛。

  高氏一族反哺高皇贵妃,拥护二皇子。二皇子赵鸿普便有了与太子争夺皇位的可能。

  而这一切,皇帝却并没有过多阻拦。如果细想,说不定皇帝就是故意扶持高皇贵妃和高氏一族,目的就是为了削弱皇后外戚的实力。

  都说天子之榻岂容他人安睡?天子权术自古如此,有人会这样想,也不是完没有道理。

  而这一切,并不是宋翊她关心的事情。

  她只是对高太师向真王府下手,向真王下手而耿耿于怀。

  记得她告诉真王,是高太师让柳姨娘下手的时候。

  真王完没有任何惊讶的表情,就是因为这种镇定表现,才更让宋翊觉得心疼。

  是该有多么稀松平常,才会让人这样不觉意外?真王长这么大,肯定经历过许多尔虞我诈和背后暗箭,所以才会见怪不怪了。

  真王说“当我知道幕后接头人是柳姨娘的时候,我就已经怀疑不是太子安排的了”

  “王家是太子阵营,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若他们要对本王动手,必定不会如此不小心。显然,柳姨娘柳姨娘必定不是和王家一条心”

  宋翊想想也明白了真王的推理逻辑。

  随着皇子成年,皇位争夺也日趋激烈。

  朝堂上也分成三派,一派是太子和皇后阵营;一派是二皇子和高皇贵妃阵营;还有一派是中立派,也是俗称的保皇派。

  真王就是属于第三派。真王府自开国以来,深受皇家信任,荣宠不断,更是少有的世代袭爵的异姓王,在乾朝地位也十分超然。

  再加上现任真王朱熹,文韬武略,人才斐然,对皇帝社稷江山多有裨益。也一直是保皇派的中流砥柱,各中翘楚。自然被龚氏和高氏视如一定要拉拢的对象。

  不过,朱熹这些年,面对太子和二皇子或明或暗的拉缆都无动于衷,自然会惹得高氏和龚氏两族不高兴。

  龚氏和高氏才想着另辟蹊径,在真王府中扶持另外的力量。所以,朱远山和朱远川两兄弟才会各自分属不同阵营。

  朱熹早已经洞察一切,对朝堂局势也了如指掌,正是因为他洞悉朝堂局势,才没有从开始就相信柳姨娘是太子一派的人。因为这件事情太顺理成章了。

  若是太子或者龚氏安排,自然不会这么轻易被人查到幕后之人。

  这一切容易得仿佛是有人故意露出破绽一般。

  直到柳姨娘亲自承认,这也肯定了朱熹先前的猜测。

  果然是高太师想一石二鸟。若柳姨娘得手自然最好,不但可以除了朱熹,说不定还可以依靠王疏瑶,逐渐蚕食真王府的力量。若不成功,柳姨娘是京兆府尹王家的姨娘,而谁不知京兆府尹是太子的人?到那时,二皇子一派自然可以用柳姨娘的身份大做文章,对太子进行攻讦。

  高太师想得倒挺美,只可惜,他低估了朱熹的实力。

  他从小在阴谋诡计中成长,面对朝廷和王府内外交迫,早已经学会不放过身边任何蛛丝马迹。

  否则,他怎么会在一次次暗杀、行刺中,安然无恙?

  宋翊当时第一次听朱熹向她分析朝堂局势,更加对自己的前途担忧起来。

  说实话,宋翊过去之所以不愿意与真王走得太近,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真王府在乾朝的地位,宋翊过去多有耳闻。再加上,宋翊过去跟风看过不少的清宫剧,剧中都是讲皇子夺权,骨肉相残、兄弟厮杀的故事。

  皇家就像是秃头雕一般,强壮的雏鹰就会将其他兄弟姐妹杀死。随着皇子逐渐长大,自然不会留下其他威胁自己的兄弟。

  而朝堂官员自然不能独善其身,最终还是要选择站队。成王败寇,不只是那最顶上的两人,也是两方阵营的殊死较量。

  若选错边,就等于是万劫不复。

  这样生死不由自主的感觉,宋翊太不喜欢了。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