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六章 改变时间线的美国红脖子 上_苏联199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题?”奇尔科夫重点突出了一个也字。

  亚纳耶夫点点头,他在马里奥的照片上画了一个圈,“现在美国的经济低迷,民众的注意力自然会放到经济这一方面来,谁能给他们面包,他们就会听谁的话,投票选举谁。布什跟他身后的那些政治献金支持集团走的太紧密了,会说出这样的口号也不足为奇。那么马里奥要干什么?他身边又没有类似于国防公司和军火公司这样的金主支持,有什么能力竞选过布什总统?”

  “最好的结果无非是克林顿第一轮被淘汰出去,剩下布什和马里奥同台角逐,而最坏的结果无非是他们两人都不是克林顿的对手,对方只用了一回合就将他们俩都打趴在地。”

  “所以无论怎么看,这场竞选输家都可能是马里奥。”奇尔科夫分析的头头是道,也跟亚纳耶夫的猜测相差不及,从历史上的角度分析,最有可能产生的总统候选人有两位,布什和克林顿。然而克林顿后期的呼声明显比布什高得多。

  “我想听听你们情报部门对马里奥的看法。”亚纳耶夫觉得无论用何种方式。马里奥上台的机会对苏联造成的所谓外部环境威胁都要比克林顿浅淡不少。克林顿执政时机的经济可以说是腾飞的八年,为之后的美国魔爪扫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而喜欢继续穷兵黩武的总统,虽然看上去一时爽,但是长久下去将会对美国经济造成沉重的打击。这也是修生养性闷头搞经济建设的苏联想要看到的。

  “马里奥?郭默,目前是纽约州州长,对外政策喜欢宣扬苏联威胁论,欧洲盟友打压论。性格比较火爆,对外政策看法和手段也同样比较激进。总而言之更像是要维持一个大美利坚的全球利益的国家独裁者。从他提出的竞选口号来看,马里奥可能比布什的手段还要极端一些。”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在参选中票数始终与布什和克林顿有差距,激进的口号在低迷的市场中没有半点的影响。我们猜想这也是他为什么在党内呼声这么高,但是实际的票数有所落后的原因了。”奇尔科夫为亚纳耶夫分析了马里奥的不足和差距。

  马里奥这家伙听起来简直就像是翻版的川普,怎么看起来都不像是一个缓和的,可以改善美苏之间关系的政治家,不过亚纳耶夫就喜欢这样的人,既然你没法将美国的经济带出低迷,那么我就做一把推手,将美国的经济推向深渊好了。美国再雄厚的经济实力,也驾驭不住连续多年的战争讨伐。当年的越战可是差点将美国送入了经济崩溃的深渊,假如不是里根政府力挽狂澜的话,美国可能早就在战后实力大损。

  现在苏联在中东有无数的选择,就等着美国跳进去。

  “就是他了,苏联对外情报局想方设法将他扶上总统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