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四章 割(二)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四章割(二)

  郑朗冲吕三叔使了一个眼色,吕三叔会意,从前面书房里抱来一叠图纸。

  没有打开它们,郑郎又说道:“今天说的事情很重要,你们谁认为自己不能将我所说的保密住,请暂且回避一下,否则坏了我的大事,那么我会不顾君子作风,以后穷尽我的智慧,对他报复。”

  说着,用眼睛盯着大波妹。

  别的人不怕,就怕这个大波妹。

  “状元,妾不会说的,”魏十娘挺了挺**,让郑朗很无言,这么小的块头,干嘛长着那么两坨超大的大“肥肉”。

  没有再说,自己说得慎重,有她姐姐在场,以后定会约束。

  其实也不要紧,只要一个月后,真相揭开,无论是圩的事,或者临江寺的事,皆没有问题了。

  要保密,也就是这一个月时间。

  郑朗将图纸打开,指着第一幅草图说道:“施三郎,你到芜湖后,与王直、杨九斤也将工匠看好,封锁死,仅一个月时间,其他的工程不急,但必须将它建造好。”

  这些草图全部用石炭画的素描,非中国画。

  力求逼真,每幅器物又分成了四幅画,正面、两个侧面、反面。但是魏十娘叫了起来:“怎么会?”

  “十妹,不得无理。”

  “也无妨,打一个比喻你就懂了。”

  没有出发之前,郑朗也要让施从光清楚原理,省得造出来后,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又道:“魏小娘子,你有没有看过农村里的小蚱盘。”

  “见过。”

  是一种很小的渔船,柳叶形,长一米左右,顶多载重三人,有的地方叫它划盘,有的地方叫它蚱盘,而不称为船。太小。

  优点成本低,几块薄木板就可以镶拼起来,其次很轻,大者二十公斤,小者仅重十几公斤,力气大的半大小孩子就将它杠走。并且很灵活,利于在一些狭窄、淤浅、菰苇多的地方行驶,所以到了后世,这种玲珑船继续存在着。

  也有不好的地方,又小又狭长,很是刁钻,难以控制,初登者,无论水性再好,一百人最少有九十九个人会船翻人落下水去。

  因为它便宜方便,现在江南许多人家都有这种小船。

  魏十娘多次见过,可她十分不解,又问道:“它与金轮有何关系?”

  “正常让蚱盘行驶,一是竹篙子撑,反作用力,透过手腕推动船向前行驶。一是用蔑划子划,蔑划子将水往后划去,水的推力使盆向前推动。对不对?”

  魏十娘茫然起来。

  关于物理力学的原理,这玩意儿对于宋代人来说,那怕再简单的力学原理,也是高深莫测。

  郑朗也不想多说,大约说一下,又说道:“我来到江南后,看到有的渔民兴起,不用蔑划子,也不用竹篙,仅靠两只脚站在盆前面颠动,盆就疾行如飞。这是为什么?”

  看到过,可说不出来原理,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