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八十八章 狐威(中)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朗想到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事,盐贩子。

  除了这个,没有任何理由。

  来到公堂,将这些犯人一一提审。

  成份有些复杂,让韩绛与吕公弼联手抓捕的主要盐贩子来自各州,贩盐的人,都是敢将脑袋提在kù腰带上的人物,以前全是当地的地痞流氓。这样的人,哪里都有。

  可敢大规模贩盐的人毕竟是少数,国家律法很严的,动辄砍头。

  一一审问,盐贩子也老实,将以前所做的事全部一一招供,包括他们的家产。

  录了口供,与以前审问的口供差不多,于是再提,提亭户,几个大亭户,还有几个小亭户,小亭户没有这个能耐的,可逼于无奈,或者附炎趋势,被大亭户利用当了走狗。

  这些亭户却不是杭州本地的,多来自明盐二州,一直没有结案,一结案还要重新发还原州判决。

  复审,依然与原来的口供差不多。

  接下来审问参与的官吏,非是正规的官员,乃是差役应征的小吏,也来自各个大户人家,有的在杭州一府二县谋吏事,有的在盐监担任吏职,盐监名义上还是杭州官府统管,但盐茶酒矾征榷权却是杨州榷货务行在总领。

  正是这些小吏,让郑朗感到头痛。

  在大会之时,就有许多人询问,并求过情。郑朗反问了一句,事情捅破,自己将这些小吏放过去,行不行?

  求情的人哑口无言。

  郑朗又说了一句,不会从轻判决,也不会刻意从重判决,更不会牵连。人进来了,别捞了,捞也没有用,我就是将他们放出来,备了案底言臣一弹劾,还会重判,我的乌纱帽也别想保了。

  这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盐一个酒一年为朝廷带带多少收益?是有,但一揭开不可能不处理的。除非你是皇亲国戚差不多。

  但说了一句不牵连,自己回味去。俺就查到这儿,不会再往下细察。

  实际郑朗很想说一句,计往不究,以前我不追问你们,可以后再走sī盐或者海上走sīsī自酿酒,契股罚没。但不是说的时候,现在不是钱与地还没有掏出来吗。顶多让他们保一个密。

  牵连的一些人家也无奈。

  事实郑朗一直没有审,所有卷宗皆是自韩绛与吕公弼问出来的。

  复问,也没有问出什么。

  看似也没有问题,从亭户到盐贩子,再到包庇的小吏,已经构成一道完整的贩盐程序。可这是不对的此次数量有些大,仅是盐船就有三艘,普通盐贩子没有这么大胆量。上面还有人。

  并且不可能独立存在贩盐的事虔汀一带很严重,两浙同样好不了,而且大运河查得紧,可以从海上走sī,一旦从海路走,根本就没有办法查。这些盐贩子大多相识,不问,若有意问会问出许多同伙。

  但为什么什么也没有问出来?

  郑朗只好动刑,动刑也没有用,他终究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